冬病夏治正当时
2020-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71021/5779684.html
七月入伏,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天酷热难耐,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却是“冬病夏治”的良好时机。
1:何为“冬病夏治”?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生病,大人易患鼻炎、咽炎、流感,小孩易患肺炎、哮喘。殊不知这些都和夏天阳气耗损有关。因此夏季充实阳气、强壮正气就很重要。
三伏之日,肺脏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肺脏疾患的最好时机。此时进行敷贴治疗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汗腺渗透吸收。三伏贴正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能够有效防治冬病。
2:“三伏贴”有什么功效?
三伏贴是中医的一种贴敷疗法,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利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伏贴适应症:
1、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及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湿疹,胃脘痛、腹痛。2、心脑疾病:对成人肺气肿、肺心病、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减轻咳喘症状,减少发作。成人肺系疾病: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3、胃肠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寒者)4、妇科疾病: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证属寒凝胞宫者)3:治疗方法和时间
夏季“三伏”,冬季“数九”期间,用中药微粉敷贴穴位,每9-10天一次,一季4次。一年贴两季,三年为一疗程。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此穴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平肚脐,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此穴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主治小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小儿消化不良。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4:帖敷“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6个月至1岁小朋友每次敷贴20分钟,1~5岁小朋友每次敷贴1小时,5岁以上每次敷贴2小时请取下。嘱咐患儿及患儿家长,敷贴后如有皮肤痒、痛、红肿等情况立即取下。
2、敷贴当天不进食生冷食物,不游泳。
3、敷贴后皮肤偶有色素沉着,为正常现象,可自行逐渐消退,消退时间可能长达数月甚至半年。
4、极少数病人皮肤特别敏感或瘢痕皮肤,敷药时有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
5、局部出现水泡严禁搔抓,水泡处可外涂抗过敏药,破溃处外涂碘伏。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医用酒精)敷完药6小时以后才可洗澡,但一定要用温水。(皮肤破损者不宜洗浴)
6、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发热患儿体温稳定48小时以内者,应禁止贴敷。
注:三伏贴针对的是反复发作冬季加重的慢性病,是预防为主的治疗措施,需要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嘱咐患者要至少坚持贴3年。
敷“三伏贴”后的正常反应,亲们不用惊慌!
局部皮肤潮红、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处理。
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爽,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1、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可提前揭去药物,及时终止贴敷。
2、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医院就诊处理。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好的医疗保健方式在那里可以得到呢?水井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将于夏季初伏天正式开始。请亲们根据以下时间来中心康复科贴敷!
初伏
7月7日——7月26日
中伏
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
8月16——8月2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