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歌手赵英俊因患癌症去世带你揭开
2021-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新药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76616.html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死伤无数。
一百多年来的人类抗癌史,
跌宕起伏,困境重重却也精彩纷呈。
一座座里程碑,
记载着无数科学家和医生们毕生的奋斗。
致敬科学!致敬医学!
2月3日,歌手赵英俊因肝癌不幸去世,年仅43岁。这一突然而来的消息在娱乐圈引起了巨大轰动,很多歌迷都表示很惊诧和惋惜。
去年7月28日,赵英俊发微博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许多磨难,欣慰的是有许多爱自己的人围在自己身边,而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是干好自己该干的,尽人事知天命。
可以想象,两年来赵英俊经历一场“缠斗”,或许正值壮年的他带着恐惧也带着坚毅走进了“战场”,忍受着身体上病痛,也珍惜着属于他的、短暂的时光。虽然没有打败病魔,但赵英俊却留给很多癌症患者一首《送你一朵小红花》。
如今,癌症与我们已经近在咫尺!
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周围没有癌症患者也没听说过癌症。
根据近日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年全球癌症负担报告》,年,全球预估有万新增癌症确诊病例,万人死于癌症。报告指出,目前,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乳腺癌已成全球最常见癌症,在新增癌症病例中占11.7%,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此外,每年约40万儿童确诊癌症。
(各国癌症新发病例数)
报告指出,年中国预估有万癌症新发病例,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23.7%,成为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最多的国家;
每年千百万的人患癌或者死于癌症。
癌症,到底是什么?
人类跟癌症的这场战争,
百年之久甚至更久。
人类从一头蒙圈、束手无策,
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再到今天......
这一期,我们来看看这部没有硝烟的战争大片。
癌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人体大约50万亿个细胞,都从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受精卵在刚开始阶段,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这德性和癌细胞没什么两样。
但是,对正常细胞来说,从某个时间开始,这种无限分裂的开关被关了,细胞分化出不同类型,神经细胞、皮肤细胞、肌肉细胞等等,这些细胞有个共同点,寿命一到就得死亡(暂不论生殖细胞)。
操纵这一切的,就是基因。基因不断突变,只要凑巧把这个无限分裂的开关打开了,细胞就会重启无限分裂的技能,这种细胞其实和正常细胞差别不大,只是它没有寿命限制,会无限分裂,最终靠数量把人体压垮。
所以,癌症来自基因突变,即DNA出错。说到底,癌细胞就是追求长生不老的正常细胞,并且它成功了。
在最理想状况下,DNA复制转录出错的概率是十亿分之一,这是人体衰败的主因,也是人类进化的根源。
这十亿分之一的概率能不能消除?从硬件上说,人体的本质是一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电子的本质是个不靠谱的家伙,它的行为只能用概率描述。因此,要把化学反应的出错率降到零,是不可能的。
这十亿分之一的概率会不会增加?活得越久出错概率自然也越大,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越发达的地方人均寿命越长,癌症发病率也越高。另外,影响化学反应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凡能引起DNA出错的东西,都是致癌因素,包括很多化学物质,辐射,病毒细菌,甚至情绪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已经被证实和有待证实的东西。
不过暂时还不用怕,咱有免疫系统。
癌细胞出现后,会和免疫系统上演一场“适者生存”的戏码。其实正常人每天都会产生不少癌细胞,毕竟咱有十亿分之一的突变概率嘛,只不过它们都会被免疫系统清除。各位,给免疫系统的功劳簿上再记一笔吧!
T细胞杀死癌细胞
但免疫系统并不是一块铁板,漏洞也就比筛子少一点,无数前仆后继的癌细胞,只要撞上了漏洞,就能发展成癌症,所以癌症种类非常多。
这还没完,能躲过免疫系统追杀的癌细胞,基因突变概率往往特别高,从十亿分之一提高到百万分之一也是等闲。于是,更快的分裂速度,更高的突变概率,使得癌细胞进化速度暴增,不但把免疫系统打成了筛子,对药物也具备很强的抵抗力。
更恐怖的是,癌细胞还能进化出组织能力,可以派侦察兵寻找好地方并潜伏下来,一旦主基地被毁,就可以发展第二基地。
操纵这一切的,也是基因。
如果把癌细胞在人体内的演化,看成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就不会惊讶于癌细胞表现得像智慧生物。对我们人来说,每次基因突变,就是一场赌局,只要赌的时间足够长,总有输的一天。
俗话说得好,哥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癌症能根治吗?
如果把癌细胞杀的一个不剩叫根治,那就别想了,即便正常人每天都会产生癌细胞。如果把发展成癌症的那类癌细胞杀光了叫根治,那也很麻烦,因为癌细胞一直在变异,你甚至都分不清,新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异来的,还是从老癌细胞变异来的。如果癌症治愈后10年再得癌症,10年前那次治疗算根治吗?
癌症一般不叫根治,而叫:五年生存率。患者在治疗后,即便用最先进的检测技术证明所有参数都正常了,医生也不敢说根治,至少要等一段时间再说,要等多久呢?
5年!
这个5年有什么深刻机理吗?不好意思,只是个统计数据而已:3年不复发,80%的可能是治愈了;5年不复发,90%的可能是治愈了;抱歉,这个世界没有%的事情。
一般认为,患者在5年内没有复发,就算治愈了。
中学生物知识复习的差不多了,下面说些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知道的东西。把人类与癌症的对抗看成一场持久战的话,现在至少是战略相持阶段。人类的抗争,已经从小米加步枪的战斗,一路成长到海陆空天全方位的高科技战争。
现在进入正题: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战争大片!
TheWarAgainstCancer
1.常规战斗:无差别攻击
手术、放疗、化疗是癌症治疗三大常规利器,三者往往结合使用,有些局部治疗也用化疗,有些全身治疗也用放疗。
信息时代的坏处是人人都知道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原本免疫系统在和癌细胞的攻防战中还能勉强维持,放化疗一顿狂轰滥炸,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可人家癌细胞恢复力强啊,等它们缓过劲发动第二波攻势,就剩摧枯拉朽了。
听过很多医生感慨说:癌症死亡有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还有三分之一是治疗不当,最后三分之一才是真正无力回天。当然,感慨只是感慨,当不得真。
虽然是无差别攻击,但只要治疗得当,三大利器对付癌症还是很有效的。
不过癌症治疗是极其复杂的工作,没人知道每个癌症的发展所以没法指望每个医生都能制定完美的治疗方案。
治疗得当是幸运,治疗失当也不稀奇。
小结
大部分早期癌症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情况稍微严重点,加上放化疗还是能轻松控制,甚至治愈;只有晚期癌症,才不得不听天由命。
2.精准打击:靶向治疗
幸运的是,到了21世纪,癌症治疗开始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无差别攻击,而是寻找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更多的不同点,这就是“靶向药”的概念。
癌细胞中的部分物质可成为靶向治疗的“靶点”,其中包括:
癌细胞中含量过多的蛋白质;
癌细胞有而正常细胞没有的蛋白质;
存在于癌细胞上的发生某种突变的蛋白质;
正常细胞没有的基因(DNA)改变。
靶向药物的作用包括:
阻止或关闭指挥癌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化学信号;
改变癌细胞内的蛋白质,从而使癌细胞死亡;
阻止生成供养癌细胞的新血管;
激发免疫系统,以杀死癌细胞;
携带毒素,杀死癌细胞,但不伤害正常细胞。
癌细胞的反击
靶向药为特定癌细胞量身定做,这和破解密码差不多,开发成本极高,可一旦癌细胞更改了密码,那之前的工作就白费了。
事实上,总会有一些癌细胞能抗住靶向药的攻击,因为癌细胞可以躲到几乎任何地方,而药物却不可能在每个地方都达到足够杀死癌细胞的浓度,于是,癌细胞的耐药性就出现了。
癌细胞有两大依仗:更快的分裂速度、更高的突变概率,这本质上是加速了进化速度。如果继续用靶向药的思路去破解密码,代价会越来越大,到头来人类很可能就陷到了癌细胞的迷宫里。
以死亡数最高的肺癌为例,EGFR基因突变导致的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肺癌。第一代靶向药很快问世了,年上市的易瑞沙,年上市的特罗凯,还有年上市的凯美纳。
其中,凯美纳是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当时被卫生部长陈竺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是中国医药界一个不小的突破。
尽管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患者在服用第一代肺癌药后,几乎全都出现了耐药性。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个月,EGFR基因就出现了新的变异,密码一改,靶向药自然就没用了。
于是,年第二代肺癌药阿法替尼上市,这显然不是终点,年第三代肺癌药奥希替尼上市,但依然无法阻止EGFR基因的突变,现在第四代肺癌药也已经上路了,未来肯定还有第五代……
需要注意,第三代不见得比第一代先进,只是因为癌细胞不停更换密码,就需要用不同抗癌药去破解,至于到底该吃第几代,千万听医生的,不可自作主张。
按这路数走,很难追上癌细胞的步伐,咋办?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3.人民战争:免疫疗法
人类的第一次总攻
反思一下人类对抗癌症的思路,都是用药物直接攻击癌细胞,而忽略了人体最强的武器: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一旦投入战斗,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入侵者,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看看上图的细菌如何被吃得毛都不剩。
NK细胞是一种可产生促炎细胞因子的先天淋巴样细胞,能够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大约20年前,在晚期白血病患者中,NK细胞介导的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在那之后,有关NK细胞的抗癌研究呈指数增长,目前已是免疫疗法创新的主要领域。
NK细胞疗法的发展通常有两个重点:优化用于过继转移的治疗性NK细胞的来源以及增强NK细胞的体内毒性和持久性。
9月15日,在NatureReviewsClinicalOncology发表的一篇题为“ExploringtheNKcellplatformforcancerimmunotherapy”的综述中,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位科学家介绍了多种靶向人类癌症的NK细胞疗法以及增强体内NK细胞活性的方法,并为NK细胞疗法研究确定了未来的方向。
来源:NatureReviewsClinicalOncologyNK细胞抗肿瘤
NK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活性,功能与CD8T细胞最为相似。包括脾脏、肝脏、次级淋巴器官、胸腺、肠、扁桃体和子宫都是NK细胞的发育部位。与B细胞和T细胞不同,NK细胞不表达体细胞重排的抗原受体,而是表达激活受体和抑制受体的随机组合。通过这些不同受体表达的刺激信号与抑制信号的平衡使NK细胞表现出对靶细胞的应答或耐受。NK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可以限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也可以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炎症趋化因子的引导下,将循环的NK细胞募集到肿瘤发生的部位。进入TME后,NK细胞可以通过“missing-self”机制杀死癌细胞。NK细胞的激活被抑制受体与MHC-I(人类中称为HLA-I)分子的结合所抑制。但是,许多癌细胞下调MHC-I分子的表达来逃避CD8T细胞的检测,NK细胞可以识别并对这种“missing-self”表型的细胞产生应答,最终导致靶细胞的裂解(图1)。因此,在由于MHC-I下调而T细胞不能识别癌细胞的情况下,NK细胞具有治疗潜力。图1NK细胞通过平衡信号对病毒感染和转化细胞产生应答(来源:NatureReviewsClinicalOncology)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NK细胞杀伤癌细胞的另一个关键机制,NK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Fc受体和单抗结合,识别并杀伤被单抗结合的肿瘤细胞。有证据表明,NK细胞介导的ADCC是治疗性单抗(如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在血液癌症或实体癌患者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机制,这证明了NK细胞的巨大治疗潜力。除了直接诱导细胞毒性,NK细胞还通过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FNγ和TNF)对转化细胞产生应答。这些多效蛋白不仅能增强CD8T细胞的应答能力,还对癌细胞具有有效的抗增殖、抗血管生成和促凋亡作用。与癌症的这场战争中,人类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虽然只是曙光。战略相持
无论悲观者把癌症描绘得多恐怖,也无论乐观者把免疫疗法说得多神奇,人类与癌症的这场战争至少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了,人类虽然收复了很多阵地,但依然有不少啃不动的硬骨头。
将来有一天,
当我们遭遇癌症的时候,
你就会从心底里期盼,
期盼科技能发展得再快一点!
也许多活一天,
就能听到人类反攻的号角:
死神,再见!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