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不要慌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你知道吗?

孩子出现咽痛、鼻塞、耳闷、打呼噜等情况,很多时候与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有关。

当医生给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这样的诊断时,可能还会建议你手术。

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还要手术?

不要慌!!

今天,我就来讲讲,

扁桃体和腺样体的故事。

扁桃体和腺样体隶属于是同一支战斗部队。

这支战队的名字叫做

“咽淋巴环”。

咽淋巴环,

是一群淋巴组织,

由淋巴细胞组成,能产生抗体。

他们守卫着咽喉要道的大门,

是防御细菌与病毒的战队。

这个防御体系分为内环和外环。

内环与外环相互沟通。

整个战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身体由于疲劳、受凉等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时,咽淋巴环的防御力下降,病菌入侵时,内环淋巴组织会充血肿胀,如果无法完全控制病菌,感染可扩散至外环淋巴结。

所以,当你感觉咽喉肿痛的时候,还会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现象。

肿大的成员们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恢复到原来的身材,加上长期战斗在第一线,压力山大,

所以,各个成员或多或少都有另一个困扰:

“肥胖”。

最容易发胖的两个成员就是,

“扁桃体”君和“腺样体”君。

“扁桃体”君,学名“腭扁桃体”。

因为它位于最前方,一张嘴就能看到,

所以很多人一眼就能发现自己的扁桃体是不是很肥大。

另一个容易肥大的成员,

“腺样体”君,学名“咽扁桃体”。

长的像半个剥了皮的橘子。

因为他的位置比较隐蔽,在鼻咽部。

所以,知名度不高,

如果我不学医,

这辈子大概不会认识他。

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医生一般会通过鼻咽部的侧位X光片和纤维鼻内窥镜来判断他的肥胖程度。

胖子就该受鄙视吗?

肥胖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到底有什么危害?

扁桃体表面有深浅不一的小隐窝,

细菌易于藏匿其中,繁殖生长,

成为潜在的感染病灶,

一旦抵抗力下降,病菌们就会发起攻击,

引起反复的感染。

而肥大的扁桃体,更容易藏污纳垢。

这些病菌,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

在急性感染期,

不但会攻击扁桃体,

还会进入血液,

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心脏、肾脏,

继而引发心肌炎、肾炎。

腺样体过于肥大,

会堵塞后鼻孔,引起鼻塞症状;

会影响鼻涕的排出,造成鼻涕在鼻腔鼻窦内积聚,引起“鼻炎”“鼻窦炎”;

会堵塞咽鼓管的开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扁桃体堵塞了咽部的通道,

腺样体堵塞了后鼻孔的通道,

阻碍了气流,还会引起打呼噜的症状。

原本是抵抗外敌的英雄,

突然,因为肥胖,

变成了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

兄弟们表示很委屈:

“为什么?”

在我们幼年时,

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

咽淋巴环承载着守卫消化道和呼吸道入口的重要使命。

此时,成员们的身材都会比较魁梧,

而小朋友的的口腔和鼻咽腔空间又狭小,

所以容易引起堵塞。

一般在6岁左右,肥大达到顶峰。

此后,随着全身免疫系统功能的完善,

咽淋巴环开始退居二线,

体积就会慢慢缩小。

到12岁时,大多能退化到成人的水平。

而此时,头骨发育基本完成,

口腔和鼻咽腔的空间较之前扩大,

堵塞的情况就会好转。

也许你会说,

既然会退化,

那有什么好急的?

慢慢等,不就好了吗?

对于大多数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的病例,

我们的处理方式的确就是,

“静静地看着你退化。”

在这期间,如果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偶尔打呼发作的情况,

一般首选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1、治疗鼻炎的鼻喷剂,

2、控制感染的抗生素,

3、促进黏液排出的促排剂,

4、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

但是,退化的过程有时并不是那么顺利,

比如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慢性炎症持续刺激,

会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增生状态,没有办法恢复到苗条的身材。所以,有些人到了成年,扁桃体还会肥大,腺样体也会有残留。

此外,如果肥大造成的症状过于严重,

会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即使12岁后肥大情况好转,

这些伤害也无法抚平了。

扁桃体反复感染,

可能引起肾脏疾病,

如急性链球菌(经常隐藏在扁桃体内)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及IgA肾病、

急性心肌炎、风湿热等。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塞”症状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经常反复发作,积液逐渐变稠,粘连听小骨,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

经常打呼噜,孩子会养成张口呼吸的习惯,

长此以往,气流冲击硬颚会使硬颚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出现上唇短厚翘起、牙列不齐、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

医学上称为“腺样体面容。”

不要只知道“岁月是把杀猪刀”。

腺样体肥大,同样是一把杀猪刀。

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

就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哪些情况需要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

原则上来说,

3岁以前,一般不考虑手术切除,

这时候,他们还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主力部队。

(症状非常严重的,需要由医生权衡利弊)

3岁以后,战队慢慢退居二线,

可以考虑切除。

我们的宗旨是,

“收益大,风险小,留;

收益小,风险大,抛。”

每一次“减肥”,都可能遭遇“反弹”。

正义的部队少了两个胖纸之后,

为了保持整体的规模,

其他成员可能会补上胖纸的空缺。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做“代偿性肥大。”

扁桃体的隔壁邻居“舌扁桃体”和扁桃体窝周围的一些淋巴组织就可能在术后增生肥大,看上去好像扁桃体君又回来了一样,而且因为他们的肥大,会引起咽部异物感,咽干不适,咳嗽咳痰等情况。

腺样体君术后有时也会出现再次增生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又出现鼻塞、打呼复发,咽喉炎症状加重的原因。一般来说,可以依靠药物缓解症状,需要再次手术的情况较少。

“切,还是不切?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当你纠结、迷茫、不知所措时,

千万不要一个人扛着,

把这个难题留给耳鼻咽喉专科医生决定吧!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详情

总爱掏耳朵,这样好不好?

鼻炎虐我千百遍想逃离苦海看这里

很多人不把咽炎当一回事,其实……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微博
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wh/7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