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2017-4-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现在一些西医的性学家研究认为,男女的性过度对身体没有损伤。

  但是我国古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人要顺应天地自然之道。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曾经说过,一个正常的男人,30岁的时候是8天一次房事,40岁的时候是16天一次,50岁的时候是20天一次,过了60岁就不该再有性行为了。这是健康人的标准,如果是已生病的人则更应该遵守这个标准,更应该清净自己的身心。反观现代的社会,很多人在30岁时,不是八天一次,而是一天八次!把身体损伤得极其厉害,导致的恶果就非常多。我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30岁的人,脉象却是60岁的脉象,早衰!这种情况非常多。

  我国的中医理念是传承了五千年的经验和教诲,是很稳定的。西方的很多理念以推翻自己作为进步,现代教科书五年就更新一次。譬如说,以前西医认为,人只要扁桃体一发炎,就建议把扁桃体割掉,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扁桃体有很好的免疫功能,不能随便切除。试问二十年前被切除的那些孩子谁负责?再有以前有个国家在小孩出生之后就把阑尾给切掉,因为他们认为阑尾没用。但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阑尾有用,阑尾是很多淋巴细胞成熟的地方,它对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很有作用。试问在二十年前,被切阑尾的这些小孩子,谁来负责?通过这些对比可以发现,西医是在摸爬滚打中不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发展的,而中医不是,中医五千年来没有变,经得起人和时间的双重考验,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却不重视,甚至嗤之以鼻,作为子孙,作为华夏儿女,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不起祖先。

  《黄帝内经》曾经说过:“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译为白话,是指人们不要被外在的色欲及其他欲望所迷惑,内心不要被肮脏的事情所污染,这样的话,一个人身心才能健康,就算活到一百岁,动作都不会有衰老现象,仍然会很灵敏。这实际上才是人们正常的身心状态。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有使命来继承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宝贵的教诲和传承。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下面为现场问答

  提问:您能不能把网站的地址告诉我们?

  

  彭博士:

  我的个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

     

     pengxinboshi

  

  在网站和   提问:对不起,我有个问题,就是在这一两年里,有电视台曾经组织过一次关于某科学家和老中医的对谈,谈论的焦点在于是否要取消中医,但在那一次座谈时,老中医好像没有赢得那次论坛。可否告诉大家,老中医没有赢得论坛,缺少了什么?谢谢。

  彭博士:谢谢刘老师的提问,您的问题非常重要。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中医没有获胜?为什么很多人要取消中医?首先,中医人应该反省。解放前我们全国的中医数量是80万;刚解放的时候,中医队伍是60万;而现在的中医队伍是30万,在这30万里面,有至少一半以上的中医师,医院里面,实际上也是在做着西医的事情,而真正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和医术没有传承。这是我们整个中医队伍所面临的问题。之所以有人对中医提出种种的质疑,实际上,是因为不了解中医。这位提出取消中医的倡议人,自己是学理工的,在他的人生经历中,遇到好多中医队伍当中所谓的庸医,延误了病情,于是他把一腔怨恨发泄到整个中医里来,就倡导取消中医。这种做法用一句话来形容,叫作“以偏概全”。我们不能因为一两个人的过失,否定了整个队伍。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争论的矛头针对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医,而是伪中医。真正的中医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它可以解决病痛。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将近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中医起着举足轻重的全民保健作用。以致于在建国初期,我国曾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用占世界2%的医疗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上22%的人口的医疗问题。毛主席也曾经说过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应当加以挖掘,予以提高。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赤脚医生依靠一根针一把草,解决占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口的医疗问题,这难道不是中医的功劳吗?在事实面前,真正的真理是不需要辩解的。

  第二个特点,按照我们现代的眼光看来,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的不理解,这按照现代的学术眼光看来,实际上是中医和西医两个学术的理念和价值观完全不一样。中医的方法论是整体观、辨证论治和平衡。西医的方法论是还原论和部分系统论,导致了西医的整个的逻辑是形式逻辑。而中医学的方法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以及身体与精神、生理与病理的谐调统一的整体观念,是建立在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从而对照、归纳、总结规律的取类比象的基础之上。

  中西医在最初时就有了分水岭,到了后来这种分歧会愈来愈大,这实际上就是古人与西方现代医学创始人,在思考问题上有了细微的区别,以致于演变成现在这种状态。这就存在着现代科学跟中医学无法沟通的现象,但是,我向大家负责任地说,中医学非常科学。假如中医不科学,国家会让中医变成科学院吗?

  提问(吴小兰女士):刚刚听到彭博士的一席话,感觉非常好,中医是什么?人的身体是讲究一个平衡,中医就是中庸,中庸就是中用。

  

  彭博士:对,就是中用,就是有实际效果。

  提问(吴小兰女士):任何事情过度就是透支,透支就是亏损。所以说企业要做平衡表,看看一季度进、出各个方面。人也是一样,要有一个平衡,二三十岁破坏身体的平衡,什么都过度,内在和外在的都起了不合理的变化,不合乎天道的变化,所以得病。比如说,刚才彭博士讲,女人做娼为娼易得子宫颈癌,在夫妻,不可怕,赶快去治,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这种病毒一旦到了三期,它的复制是很多倍的。

  

  彭博士:恶变性很高的!

  提问(吴小兰女士):可以说是N次方。我们国家也希望妇女要普查。中医是符合科学的,中医治病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整个看待一个事物的发展,把内在联系和外因,都结合起来,就是彭博士刚才讲的,都是用这样内外的因和果,把它阐明了。五行、天道和自然完全是吻合的,但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还非常肤浅,是需要我们子孙后代慢慢研究进步的。现在用X光、伽马刀,还有很多先进仪器,它本来是存在的,但因为人有限制,所以看不见、听不清。中医虽然没有所谓先进的仪器,并受到压抑,也没有很多的阐述和论文,但是近十几年来有很大的前进。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说今天,大到金融风暴也好,小到我们人的细胞,我们的能量,就是刚才彭博士讲的“气”。“气”就是能量,这个“气”是可以转换成物质,物质又可以转换成“气”。如佛经上所说,物质就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谓“空”?代表气,就是能量。所以说《心经》的这两句,我看可以这样理解吧?

  

  彭博士:对,非常好,非常对,吴老师。

  提问(吴小兰女士):所以说中医是我们的瑰宝。大家都要科学地、客观地看待中医和西医。中西医都是很客观地来研究我们人类。我们的民族,是有健康保障的民族,才能够在这万平方公里站得稳稳的。今天这个问题的确是很严重,尤其是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座的都是为人父母,所以我呼吁,希望在这方面从自己的家做起,影响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十传百,百传千,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民族、健康的人民,这样才能达到和谐,家庭幸福。谢谢。

  

  主持人:我给大家介绍,刚才思路清晰、表达出这种在国内外一流观点的,是82岁的吴小兰同志。吴小兰女士是我们尊敬的叶剑英元帅大儿子——叶选平的夫人,她原是深圳市的副市长,在20多年前,她为我们国家建立了第一套股票交易平台。

  

  彭博士:吴老师的这番话,使我联想到古人所说的,“年过百岁,而动作不衰”。老人家给我们讲演时思路清晰、行动敏捷。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恭祝吴老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下面再讨论一点,有一个老师的提问也非常有代表性,他说如何落实现阶段中学生的性观念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中学生的手淫问题?尤其是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我的回答非常简短,就两条。第一条,管好自己的孩子,从以身作则开始,我们在座的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自律,身教胜于言教。第二条,是给孩子创造比较良好的环境,乃至于老师、家长、家庭、整个社会把孩子周围的严重污染给断绝。只有做好这两点,然后并予以《弟子规》、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的熏习,才能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问(刘延宁女士):刚才彭博士讲的是自下而上,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每个家庭做起,每个学校做起,甚至是我们社会的每个成员做起。但是我再讲一个方面,我们在国际上一流的政府管理理论里有条规矩,就是当政府职能失灵的时候,市场调节;当市场职能失灵的时候,政府调控;一旦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都失灵的时候,那就由社会公众群体,乃至于社会组织,来进行习惯与常识,注意,不是道德伦理,是习惯与常识,进行社会平衡。那么在彭博士讲的,从我们每个家庭做起,解决这问题的同时,还有一个自上而下,我们要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进行提议、建议,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彭博士:好,谢谢刘老师。再次感谢大家。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选自《伤精与养精康复之道》

这里是六合雨花斋的分享园地,六合雨花斋欢迎您







































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青年白癜风有效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yf/5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