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针刺麻醉风云五十年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中国医学史上,没有其它任何一项医学发明创造比针刺麻醉更加引起世界的观注,也没有任何其它一项医学成果曾经把一种古老的医术和现代医学前沿的外科手术结合地如此密切。世界第一篇针刺麻醉的临床研究论文《针刺替代麻醉为临床麻醉开辟了新道路》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发表快六十年了。针刺麻醉最早出现在轰轰烈烈的一九五八年。在那样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出现一项带有奇迹般的医学成果似乎是很自然的。不用或少用麻醉药物,神经外科大夫就可以做颅脑手术,心胸外科大夫就可以做单纯的先天性心脏病,单瓣膜和双瓣膜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妇产科大夫就可以做剖腹产手术成了中国医疗卫生界的新生事物。正是针刺麻醉让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还可以保持神志清醒并且可以与大夫讲话。伴随着针刺麻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运动式的广泛传播,也随着尼克松总统打开中国大门,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莱斯顿的北京手术后的针刺镇痛经历,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针刺麻醉向世界揭开了自己的面纱。之后,一些外国元首访问中国时参观针刺麻醉成了一项例行的日程,针刺麻醉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正是针刺麻醉让针灸从一种民族医学变成了一种世界医学,也正是针刺麻醉开拓了现代针灸理论与实践的道路,而且为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学做出了贡献。针刺麻醉五十多年,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近年来又在它的发源地上海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中国麻醉平台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针麻是根据针灸具有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通过对针灸穴位的刺激,使病人能够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的一种麻醉方法。研究表明针刺麻醉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镇痛作用;抗内脏牵拉反应的作用;抗创伤性休克的作用;抗手术感染的作用;促进术后创伤组织的修复的作用。针刺麻醉的优点被总结为使用安全,生理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伤口疼痛轻。但是针刺麻醉也存在着镇痛不全,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肌肉松弛不够满意,个体差异较大等问题。

上海和西安的针麻发源地之争

虽然史书上早就有用针灸帮助手术的记载,但现在针刺麻醉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不但在国内产生过纠纷而且还有一场国际纠纷。上海和西安的医生几乎同时把针刺麻醉应用到手术上,因此也带来了究竟谁是发现针刺麻醉第一人这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五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孟庆禄用电针的方法进行针刺麻醉,没有使用麻醉药物,为病人申彩霞摘除两侧扁桃体,并把这一结果立刻报告给了中央,他们最早收到了卫生部代表中央发来的祝贺针麻成功的电报。由此人们认为西安是最早开展针刺麻醉手术的。中国麻醉平台

一九五八年八月三十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尹惠珠,采用针刺麻醉技术为病人沈纪根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尹惠珠医生在征得病人同意后,在病人两手的合谷穴各扎一针,在没有使用任何麻药物的情况下,顺利地进行切开、分离和摘除。手术过程中病人没有报告疼痛感觉,手术取得满意效果。这一针灸代替药物麻醉手术案例被报道在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的《解放日报》上。在第一例针刺麻醉成功后,医院成立五官科和中医科合作的协作组继续针麻的研究,耳鼻喉科主任李继孝任组长、中医科主任黄羡明任副组长,其他组员还有五官科赵锴医师、尹惠珠医师,中医科王济华医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协作组共完成了74例手术,成功率达70%以上。协作组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一九五九年一月出版的《上海中医药杂志》上。这是国际上针刺麻醉的最早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开辟了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并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因为医院孟庆禄医生的针刺麻醉手术被中国政府当作首例获得祝贺,而医院尹惠珠医生的针刺麻醉手术最早获得了报道,因此究竟上海还是西安作为针刺麻醉的发源地的说法一直争论到今。

中国和韩国针麻发源地之争

针灸学术界对针刺麻醉的另一个争论是关于究竟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发明了针刺麻醉。曾有文章指出针刺麻醉是由韩国人发明的,理由是韩国学者曾于一九五五年十月在日本医学杂志《医道の日本》上发表过一篇关于针刺麻醉的论文。论文的作者是韩国针灸学研究所所长宋台锡医生,论文的题目是《针刺完骨穴有卓越的麻醉和催眠作用》。宋台锡医生的文章发现针刺某些穴位,特别是针刺完骨穴之后,有少数病人会出现一种神志不清的深睡状态。作者认为这相当于麻醉状态,并在文章中大胆提出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手术的可行性,并称之为针刺催眠麻醉。正是这一猜测使得宋台锡先生成为最早在学术杂志上提出针刺可用于手术麻醉设想的人。中国麻醉平台

中国和韩国之间在中医和针灸的起源和诸项发现发明方面有多个争端。中国和韩国的针刺麻醉发源地之争只是其中之一。中国学者认为针灸医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源于古代,战国时期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难经》,晋朝针灸名著《针灸甲已经》,明朝针灸全书《针灸大成》建立了完善的针灸体系。针刺麻醉在唐代《集异记》中就有记载,说的是狄仁杰用针麻给一小儿镇痛摘除了鼻子上的瘤子。医院和医院成功地实施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例针刺麻醉手术。针刺麻醉如何变成了韩国人的首创?

针麻群众运动

针刺麻醉只是用几根针或一根针扎在病人的四肢,躯干,耳朵,鼻子或面部的某些穴位上,经过一定时间的诱导和刺激达到镇痛的效果,从而使医生能安全地进行多种手术。一九五八年,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这一号召之下,中国的首例针麻成功掀起了针刺麻醉的“群众运动”。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八九年的三十年间,中国在针刺麻醉下施行的手术已达多万例,手术种类多达余种,不仅在甲状腺摘除手术,颞顶枕区及后颅窝手术,前颅凹颅脑手术,颈椎前路骨科手术,肺叶切除术,剖腹产,腹式子宫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全喉切除术,斜视矫正术,拔牙术,而且在一些脑外科、心脏外科、肺切除手术、腹主动脉瘤手术等高难度手术中也得到了应用。世界上有三十多个国家开展了针麻手术。虽然现代麻醉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但现代麻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干扰,麻醉处理不当带来的延迟病人恢复以及引起某些器官的病理改变或功能障碍让人们一直在探索更加符合生理功能状态的麻醉方法。针灸的有效镇痛作用成为人们探索针刺麻醉的焦点。中国麻醉平台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第一例针刺麻醉的颅脑手术获得成功。之后,截至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全国神经外科针麻研究协作组统计了医院在针麻下进行的颅脑手术例,针麻成功率达90%。从一九七零年六月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上海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教研组在针刺麻醉下对喉部不宜放射治疗,较为晚期的恶性肿瘤病人先后作了全喉截除术例,优良率达73.5%.一九七五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全国针麻上颔窦手术协作组在针刺麻醉下施行上颔窦手术例,针麻成功率占93%。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七年,上海第二医医院应用针刺麻醉施行口腔颔面部手术例,针麻成功率达93%。一九七五年,全国针麻甲状腺手术临床研究协作组完成甲状腺针麻手术例,针麻成功率占95%。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八年,北京结核病研究所针麻研究室完成针麻肺切除术例,针麻成功率达97.2%。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针麻原理研究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针麻会战组评估了针刺的调整功能在针麻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医院和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对1例病人研究了针刺麻醉胃大部切除术临床估价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医院针麻剖腹产组研究了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八年针麻剖腹产手术0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和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七年对例病人脊中穴电针刺激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针麻有效率为82.1%。全国针麻输卵管结扎研究协作组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七年对例病人实施针麻腹式输卵管结扎术,成功率达97.9%。在新喉再造术中,针麻优良率达到95%,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成功率达%,在大脑功能区及深部肿瘤手术中,针麻成功率达到98%,在肾移植手术中,针药复合麻醉优良率为88%,由于手术中有效地减少了麻醉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术后泌尿时间明显提前。一九六零年,医院第一次作针刺麻醉下的心脏二尖瓣分离手术获得成功,医院都能施行。当时的统计显示,30%的心脏二尖瓣分离手术都采用针麻。这些针刺麻醉的临床研究大都被收集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香桐,季钟朴和黄家驷主编的《针灸麻醉研究》一书中。

针刺麻醉的群众运动影响到全国甚至世界。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任何新的医学发明都与毛泽东思想在医疗卫生战线的伟大胜利联系起来。在我收集的很多针刺麻醉的早期出版物的扉页上都写着几句我们这一代人从来也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响亮口号,“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随着针麻的普及与广泛使用,举国上下搞针麻,一些根本不适合针刺麻醉的手术也被强行使用针麻,后果是针麻走向了它的反面,也由此带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萧条和停滞。

针麻的文化现象

针刺麻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为人们所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的食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ys/5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