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慢性扁桃体炎

2018-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慢性扁桃体炎

由于细菌及分泌物积存于扁桃体窝导致的。而这些积存的细菌不断分泌毒素,并经过腺窝周围的血管网传播到全身。因而扁桃体成为不少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肾炎等的病灶,这也正是其危害所在。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病源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见。

临床表现

病人常有咽痛,易感冒及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平时自觉症状较少,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或微痛,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常有呼吸不畅,鼾声,语言含糊及进食缓慢等症状,由于经常咽下炎性分泌物,刺激胃肠道或隐窝内细菌,毒素被吸收引起全身反应,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易疲乏,消瘦,头痛,低热等症状。

检查

检查见舌腭弓及扁桃体慢性充血,粘膜呈暗红色,扁桃体多与前,后弓炎性粘连;表面或平整,或凹凸不平,或呈分叶状,有时可见线状瘢痕,扩大的隐窝开口及干酪样栓或粘膜下黄白色斑点,用压舌板于舌腭弓外侧挤压扁桃体,可有分泌物从隐窝口溢出,下颌角下常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诊断

1、有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

2、咽部有干、痒、隐痛,异物感或吞咽不利。

3、双侧扁桃体及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肿大或萎缩,表面凹凸不平并有瘢痕,粘膜下有黄色点状物,挤压扁桃体有乳酪状物从隐窝口排出。两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或无。

4、单纯型扁桃体炎:一般全身体征不明显。病灶型扁桃体炎全身可有不适感、头痛、乏力、易倦、低热及心、肾、关节等方面扁桃体源性疾病所反映的体征。

5、实验室检查:病灶型扁桃体炎多有白细胞总数和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稍升高,红细胞沉降率稍增快。

确诊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依据:

(1)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2)扁桃体表面有条状疤痕。有时隐窝口有干酪样点状脓栓,挤压后有干酪样物排出。

(3)颌下区扪及质软,活动的淋巴结,常无压痛。

(4)扁桃体大小不是扁桃体有无炎症的唯一诊断依据。儿童时期,扁桃体多呈生理性肥大,表面无明显疤痕,隐窝口界限清楚,不要误认为是扁桃体炎。反之,体积小的扁桃体有可能是慢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的结果。

(5)应注意与慢性咽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咽干、咽梗、异物感等,症状持续,多无发热及咽痛反覆发作史。

预防

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患者在发病时不重视,造成反复发作,最后变成了慢性疾病。扁桃体炎就是一个例子,毕竟什么疾病都是有一定危害的,不可掉以轻心,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就为大家讲解一怎样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知识。

1.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对于患病儿童,应养成不挑食、不过食的良好习惯。

2.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过度操劳,若劳累后应及时调整休息。

3.戒除烟酒,是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重要一点。

4.患扁桃体急性炎症应彻底治愈,以免留下后患。

5.预防各类传染病、流行病。发热高者可用酒精擦浴,协助降温。

6.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睡前刷牙,饭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机会。

中药方

(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肺阴不足

治法:养阴清肺,生津润燥。

方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加减。

生地30g,玄参15g,麦冬15g,白芍15g,丹皮12g,川贝10g,薄荷6g,甘草6g。

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火麻仁;兼脾气虚者去生地,加太子参、白术、陈皮;午后潮热者加知母、地骨皮。

2.肾阴亏虚

治法: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

知母10g,黄柏10g,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茯苓10g,丹皮12g,泽泻10g,石斛15g,玄参15g,麦冬15g。

潮热盗汗者加银柴胡、白薇;虚烦失眠加酸枣仁、合欢皮;阴虚及阳者,宜阴阳双补,可改用肾气丸(《金匮要略》):熟附片6g,肉桂6g,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

*声明:资料来源中华文库,图片均为网络收集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组

赞赏

长按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d/7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