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的家庭护理
201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腺样体肿大系咽扁桃体增生。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与扁桃体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肿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塞不通、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加明显,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临床所见,腺样体肿大的患儿极多,且此类患儿因腺样体肿大而不得不张嘴呼吸,非常痛苦,同时还会留下“腺样体面容”,嘴唇与牙齿外翻,对于面部容貌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临症状:
鼻部:鼻塞不通、流涕、打喷嚏、说话时有鼻音、睡觉时容易打鼾。
耳部:咽鼓管咽口受阻,容易导致中耳炎。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容易导致分泌物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阵咳,并发气管炎。
腺样体面容:上唇上翘,上齿外翻,上颚较高,表情呆滞。
其他全身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惊醒,急躁易怒等。
引起腺样体肿大的病因病机:
一般来说外受风寒或内有寒饮,夹杂有肺部郁而化热,兼有有型之痰湿阻滞。涉及到的病邪主要有寒、热、湿。鼻塞不通为风寒,寒邪郁而日久化热,久伤脾胃而生痰湿。
以下几个方法教给大家在家里护理:
01翳风穴
翳风穴是颅后窝部位的重要穴位,属手少阳三焦经。翳风穴具有活血祛风通络,通窍醒神之功效
位置:耳后高骨和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02合谷穴
合谷,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有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㖞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四总穴歌》中将这一功效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这句歌诀就决定了头面部的问题都可以运用合谷穴。
03飞扬穴
位置: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穴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酸痛,癫痫,痔疾,脚气等。
此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又别名厥阳。厥通掘,乃翘起、崛起之意。阳,阳气也。厥阳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崛起上扬。故而此穴有通阳解表,防治感冒的作用。
备注:此方法为辅助护理,最好在当地找专业的小儿推拿师或中医师配合治疗,帮助孩子更快治愈。
温馨提醒:在穴位按摩的同时,家庭要密切配合饮食与生活习惯。肥甘滋腻如鸡肉、肥肉、牛奶、难消化的食物等,寒凉的空调、冷饮、酸奶、水果、海鲜等,均要少量摄入,同时配合运动、晒太阳、早睡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