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腺样体肥大,保守还是手术看完这个

2021-3-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上期的“呼噜娃”引起了很多家长朋友的重视,那么你知道引起打呼噜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腺样体肥大!

其实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腺样体,它就是一种淋巴组织,4-6岁时明显增生,10岁以后逐渐萎缩,单纯的腺样体肥大,无需处理。

但是,若出现鼻塞、张口呼吸、打鼾、鼻窦炎、中耳炎反复发作,引起听力受损甚至生长发育迟缓,那就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据统计,4%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该病。

出现这些问题,到底该保守用药治疗,还是立即手术呢?孩子腺样体能自己萎缩,那能等其自己好吗?手术就一定能好吗?切除会影响免疫力吗?会导致哮喘吗?今天咱们来聊一聊:

什么是腺样体,有什么用呢?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是一个位于鼻腔后端穹顶处(鼻咽部)的免疫器官,和扁桃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咱们熟知的扁桃体位于口咽部,应该叫做腭扁桃体,只是最容易被发现,就简称为扁桃体了。这两个扁桃体都是末梢淋巴组织,有一定免疫警示功能。

扁桃体在口腔里,一发炎就肿大,易被观察到,提醒我们身体欠恙,要注意休息,适当抗炎治疗了。

但是腺样体藏在鼻咽部,不易观察到,警示作用就不大了,如果经常发炎,持续肿大,反而引起气道堵塞导致缺氧、张口呼吸。

中耳炎的风险增高——腺样体肿大后,会压迫到下方的咽鼓管开口,导致咽鼓管阻塞或者病原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咽鼓管是保证中耳内通畅引流的通道,阻塞后会导致听力减弱,耳痛,耳鸣,分泌性/化脓性中耳反复感染。

鼻后滴漏和慢性咳嗽——还有些孩子,因为炎症导致鼻涕分泌增多,会有老是流鼻涕表现;腺样体肥大还会导致慢性咳嗽,因为腺样体处的炎性渗出物、鼻咽分泌物向后滴,刺激咽喉、气管导致咳嗽,这种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腺样体面容-----长期鼻塞会出现嗅觉障碍;还可能会因为通气差、分泌物、病原潴留导致鼻窦炎,孩子会抱怨面部疼痛或涨感。长期的张口呼吸,会导致特殊的面容:小下颌、牙列不齐、颧骨高耸、表情呆滞。

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

腺样体增大合并扁桃体增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个病就是睡觉打鼾,睡着睡着,会出现呼吸暂停、咳嗽或者窒息等。大家知道儿童生长发育主要靠深睡眠的时候分泌生长激素,中枢神经系统也是在这个时期发育最快。如果夜间睡眠不安,会导致身材矮小瘦弱,智力发育迟缓,白天精神不佳、脾气暴躁、学习障碍等问题。

怎样检查腺样体呢?

鼻咽侧位片(X线):给孩子拍个侧面的X线,能看到腺样体的大小以及占鼻咽腔宽度的比率,来评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有的家长担心辐射问题,其实辐射剂量和坐一次飞机差不多,推荐此方法!

纤维鼻咽镜:通过光导纤维直视腺样体组织,无辐射,有些许不适,幼儿可能不配合!

一般不需要做CT检查,除非合并持续的慢性鼻窦炎和中耳炎,需要一并检查!

什么时候需要切呢?

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表现,腺样体肥大超过50%,可以切除腺样体;同时合并扁桃体增大的,进行腺样体-扁桃体联合切除。

患儿的腺样体肥大,伴随的中度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半年,并且保守治疗(例如使用二个月生理盐水洗鼻+鼻用糖皮质激素+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不佳。

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规范药物治疗不佳。

反复的急性中耳炎(化脓性)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

腺样体肥大明显,并且已经出现特殊面容的孩子,排除了口腔原因,建议尽早进行手术。

腺样体切除有年龄限制吗?

切不切腺样体是根据症状,而不是根据年龄的,所以没有什么年龄限制,岁以下也能切。

腺样体通常在10岁左右开始萎缩,那能等吗?

不行。正常的腺样体是在10岁左右逐渐萎缩的,但是这个等待的过程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有些腺样体不断的反复发炎,可能会越来越大呢。我们遇到过很多成年人三四十岁了,腺样体还是很大,所以,必须切的时候就切,别老是抱有侥幸心理。另外,如果达到了手术指征,也别老想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了,长期服用药物对心理和身体也是一种伤害!

怎么手术呢?

全麻下进行切除术,现在是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消融术,医生能在显示器上看到腺样体,操作精准简单,并且几乎不流血,手术很快,对孩子没啥影响,下午就可以正常下床活动,效果非常好。

全麻是否有问题?

没问题,岁以上的小朋友,接受一次全麻,不会对其智力有影响,不会变笨的。所以,不要因为这个担心,就不给孩子做手术,疾病对孩子的危害远超全麻的潜在风险。麻醉是个伟大的发明,该用就用啊!

术后应该怎么护理呢?

一般住院4天,术后第一天吃冷的牛奶、冰激凌、果汁、菜汁,注意要先在口腔中含一会再下咽,以免刺激胃肠道,第二天开始可以吃汤一点的稀饭和面条,然后半月后医生复诊检查伤口,允许后正常进食。注意这是针对扁桃体和腺样体一起切除的孩子而言,如果只是切除腺样体的话,术后当天就可以正常进食啰!

还会再次手术吗?

之前因为没有内窥镜,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医生担心误伤,所以可能切不干净,会导致残留的腺样体会再次增生肥大,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但是现在手术条件好了,内窥镜高清显示器下进行手术,会切除的很干净,不会再次手术了。

切了后,免疫力是否受损?

术后1个月时,孩子们的免疫球蛋白A(IgA)会轻度降低,但仍在正在范围内,其他免疫指标无变化。到术后个月时,所有免疫指标(各种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和术前相比没有变化。并且在术后1月和月,孩子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风险没有增加,远期看甚至会减少。

切了后,一定能好吗?

术后两周内因为术腔水肿的原因,症状不会立即改善,但二周后症状就没了或明显减轻了,好些家长说,孩子突然不打鼾了,睡眠舒服了,反而会不适应。资料提示,术后各症状的改善率为74%-87%,所以,这是个非常值得做的手术,孩子真的会一下子轻松了。

那没有好转的是因为什么呢?可能是孩子还有过敏性鼻炎或者鼻中隔偏曲等其他结构性因素。需要进行规范的抗过敏治疗,或者大一些做鼻腔结构矫正治疗。

你Get到了吗?

END

欢迎转发

为了防止我们走散,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吧

有时是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l/10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