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需不需要治疗耳鼻咽喉科医
2020-10-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7.7雨凌晨1:16
今天是忙碌又十分平常的一天,门诊、手术、病房来回穿梭,但今天也是深有感触的一天。
与以往暑假一样,每到这个时候,就会遇到很多家长来耳鼻咽喉科诊室内,问同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打呼噜、有时还用嘴巴呼吸,这到底要不要治疗?
今天,我就刚刚为三个孩子完成了腺样体切除手术。而引起孩子打呼、憋气等现象的,大多就是因为腺样体肥大。
图1:腺样体肥大
还记得前两年接诊的一个孩子,他当时只有三周岁,但是打呼噜的症状却十分严重,爸爸甚至戏称其为“呼噜娃”。可让这位父亲担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打呼噜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时候还会出现长时间的憋气。
通过问诊得知,孩子感冒较为频繁,当感染发生的时候,腺样体就会和扁桃体等组织担负起抗感染先锋的重担,因此时常发生腺样体肿大。
图2:腺样体完全切除少量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人同意为孩子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在这两年的随访中,我了解到孩子身体健康,这让家长十分庆幸当时及早进行了手术。
可能很多家长会问我:
1
什么是腺样体?
2
如何判断该不该切除呢?
先说腺样体吧,它其实并不会伴随我们一生(当然个别除外),小孩子出生开始到6-7岁发育最大,青春期后逐步消退萎缩消失。然而,由于腺样体位于鼻腔和咽部交界拐弯的地方,两边又有咽鼓管通向双侧耳朵。
由于腺样体位置较深,平常无法看到,而好多家长认为儿童打鼾是正常的,导致许多儿童的腺样体肥大很迟才会被确诊。而很多腺样体肥大孩子的家长都在切与不切之间徘徊,大多数人的腺样体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萎缩消失,可是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却是无法改变的。
因为它的位置比较特别:反复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肯定会波及腺样体、引起肥大炎症,或者腺样体本身过度发育肥大,都会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狭窄,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其他问题,如:
1、儿童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
2、上牙突出
3、睡眠时缺氧
4、发育迟缓
5、反复鼻窦炎、扁桃体炎
6、腺样体面容、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咳嗽
就腺样体作用和腺样体肥大导致的病理改变而言,肯定是利远远小于弊!所以还是建议一旦确诊腺样体肥大建议尽早手术治疗,而3-7周岁是最好的介入治疗时间。
图3:腺样体完全切除少量
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腺样体手术发展由最早的腺样体刀盲切发展到现在内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刀精准切除手术,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是目前最成熟微创的术式。
孩子的事儿,无小事,如果孩子出现阵咳、打鼾、中耳炎,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希望家长们能够充分观察,引起注意,根据宝贝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希望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陈怀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