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原来口咽癌的诱因还有它

2020-10-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1.html
口咽癌

提到HPV,人们更为熟知的是近年来频繁出现于公众视野的HPV疫苗,自九价HPV疫苗在大陆上市以来,便在各大城市出现“一苗难求”的火爆局面,大家也习惯将HPV与宫颈癌划上等号。

HPV除可造成宫颈等生殖道癌变外,还可导致包括位于舌根、软腭、扁桃体、咽侧壁在内的口咽部恶性肿瘤——HPV相关性口咽癌。

口腔、口咽,傻傻分不清楚?

“口咽癌?口腔癌?不都是发生在嘴里吗?”

这样的问题似乎难倒了大多数人,事实上,小小的口腔解剖极为复杂。简单来说,以舌后1/3为界,前面的部分为口腔,后面的部分至会厌为口咽,最新版的WHO分类也将口腔癌和口咽癌划分为独立的癌种。

口咽癌中,根据有无HPV感染分为HPV相关性口咽癌和非HPV相关性口咽癌。

BYNationalCancerInstituteHeadandNeckCancerGuide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HPV相关性口咽癌?

在美国,HPV相关性口咽癌好发于较为年轻、无吸烟史、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白人男性,在口咽癌中占比约70%,且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危险因素为口腔性行为。有专家预测,由于HPV宫颈疫苗的实施以及妇女宫颈HPV筛查的干预,至年,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数将超过宫颈癌患者。此外,由于吸烟人数的下降,HPV相关性口咽癌的患者数将超过由吸烟、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数。

在中国,由于人种差异、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不同,口咽癌中HPV感染率远低于美国,约为5%-20%,其具体危险因素尚未明确,上海九院最新数据表明,近五年来口咽癌中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年上海九院口咽癌患者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口咽部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得HPV相关性口咽癌吗?

当新冠病毒席卷中原大地,谁也无法预料,年会有如此严峻的开端。如果说新冠病毒是一群铺天盖地的蝗虫,来势汹汹,肆意收割人类的健康,那么HPV病毒更像是暗夜中的罂粟花,躲在阴暗的角落狞笑,只有当它结出恶性肿瘤的果实,人们才会发现它的存在。

事实上,由于口咽部解剖部位深在,难以实现口咽部HPV大规模筛查。当正常人口咽部感染HPV病毒后,自身免疫系统可在1-2年内将其清除。倘若病毒无法清除,它将在正常黏膜内生息、繁衍,攻击正常细胞的抑癌因子,最终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当口咽深部上皮被HPV感染后,在漫长的潜伏阶段,HPV疯狂复制、吞噬正常上皮细胞,使其逐渐异常增生,最终癌变,整个癌变过程可在人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持续长达10-30年,最终发现症状时患者大多处于临床进展、颈部转移期。因此,只有当病毒持续感染时,才有可能发生癌症。

病毒感染导致癌变

正常黏膜区,无病毒信号;异常增生(癌前病变)区:病毒信号增加;癌变区,病毒信号大量增加,弥漫分布于肿瘤细胞内。

BY李江教授、徐声铭医师

应该怎么诊断HPV相关性口咽癌?

不同于非HPV相关性口咽癌、口腔癌的首发症状是溃疡因而容易引起人们警觉,HPV相关性口咽癌往往呈浸润性生长,首发症状多为吞咽不适,难以引起警惕。透过病理学家的双眼,正常黏膜上皮似错落有致的七彩梯田,层层排列;HPV阴性口咽癌、口腔癌的癌细胞如同火山喷发的岩浆,从表面黏膜上皮喷发,向组织深处增殖、蔓延,虽然正常细胞已经癌变,但在潜意识里依然保留正常上皮的特性,分泌出一串串角化珠;HPV相关性口咽癌更像是一个个深不见底的裂谷,从口咽深部的隐窝上皮向表面蔓延,在高倍显微镜下,一个个癌细胞呈现出最原始的状态,向众人宣告细胞在分裂初期就与HPV病毒难舍难离。

形态仅仅作为参考,是否能在肿瘤中检测到HPV病毒才是诊断HPV相关性口咽癌的金标准。目前临床常用的HPV检测是对HPVDNA的检测,但是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对HPVRNA的检测是HPV检测的金标准,但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尚未在临床广泛使用。

HPV阴性口咽癌,癌变起源于表面黏膜上皮,有角化。

BY李江教授、徐声铭医师

HPV相关性口咽癌,癌变起源于深层隐窝上皮,无角化。

BY李江教授、徐声铭医师

HPV相关性口咽癌恶性程度高吗?应该怎么治?

病毒感染关上了健康的大门,但却打开了一扇治疗的窗。尽管HPV病毒导致癌症发生,但相比非HPV相关性口咽癌和口腔癌患者,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生存期较长、预后较好、对放疗较为敏感。因而对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在放疗时实施既不影响疗效、又能减少毒副作用的减量疗法的相关临床试验已有一定进展,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然而,目前也有专家指出,对于HPV相关性口咽癌的患者的治疗应选择与非HPV相关口咽癌、口腔癌相同的治疗方式,避免因较为保守的手术方式或减量疗法导致的治疗不足,从而降低患者生存率。靶向HPV病毒抗原的免疫辅助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已取得部分进展,因而针对HPV相关性口咽癌的靶向药物研发方兴未艾。

该如何预防HPV相关性口咽癌?

与SARS、新冠病毒自然宿主-中间宿主-人的传染途径不同,不同种属的HPV病毒具有严格的种属限制性,不会出现物种间交叉感染,因此只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感染。

目前针对宫颈癌的HPV疫苗对于HPV相关性口咽癌的预防作用有限,是否真正有作用尚未明确。

对于HPV相关性口咽癌的预防,口咽部唾液拭子的HPVDNA检测、血浆HPV抗体的检测也有成为HPV相关性口咽癌筛查工具的潜力,对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治疗后血浆HPV抗原的动态监测也有望成为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估与疾病监测的指标。破解口咽部HPV易感人群的基因密码,实现易感人群的精准预防、患病人群的精准治疗也将成为我们的展望。

由于HPV相关性口咽癌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分子上具有独特特征,因而在年WHO头颈部肿瘤分类中被单独列出,对于其诊断、治疗也有独立的指南。目前,由上海九院口腔病理科李江教授牵头的《口腔癌及口咽癌病理诊断规范》已经发表于《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必将加深中国医生对HPV相关性口咽癌的认知,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THEEND—

徐声铭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九院)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l/9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