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ldquo不死的癌症rdquo
2021-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一种病在耳鼻喉科门诊很常见,医院反复就诊,反复检查,反复治疗,可却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有的人甚至感觉越来越重,痛苦不堪。经常是,虽然专家们已经诊断明确,但是却不能治愈。
患上这个病,虽然不会因此死亡,患者却天天遭受折磨,这个病就是“慢性咽炎”,被一些病人称为“不死的癌症”。
什么是慢性咽炎呢?
现代生活节奏日愈紧张,伴随气候的变化、空气质量变差、烟酒刺激增多、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粉尘、有害气体弥散等,很多朋友常常有咽部的异常感觉:异物感、梗阻感、瘙痒感、灼热感,干燥感,微痛等。
有的人会觉得常常有黏糊糊的东西粘在咽喉部,早上起床时出现刺激性咳干咳、恶心、甚至咳出带血的分泌物;有的人也常有清嗓子的动作,甚至有的会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这就是慢性咽炎的典型表现。
实际上,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病程较长,症状顽固,容易反复发作。
中医也称慢性咽炎为“慢喉痹”“虚火喉痹”和“阳虚喉痹”。这个病让很多病人长期难受,但它不是癌症,一般来说,单纯的炎症也不会癌变。
慢性咽炎的常见原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变为慢性咽炎;
2.鼻咽部及领近组织的炎症,如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由于长期鼻阻塞,张口呼吸及鼻涕后流,刺激咽部;另外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也可引起慢性咽炎;
3.长期过度抽烟喝酒,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爱吃辛辣刺激食物等,也会引起慢性咽炎;
4.过敏性疾病也可引起鼻咽、口咽甚至喉咽部不适,很多过敏性鼻炎的病人也有咽炎症状;
5.很大部分有胃食管反流患者,会出现咽部灼烧感等症状;
6.很多病人由于工作原因,如教师,歌唱家等,用嗓过多,引起慢性咽炎;
7.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疾病等等,都会引起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治疗
目前西医是通过病因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治疗、加强锻炼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症状。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结合望闻问切四诊,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1.中医辨证分型:
(1)肺肾阴虚,虚火灼咽
证候: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午后较重,或咽部梗梗不利,干咳痰少面稠。咽部黏膜暗红微肿,或黏膜干燥、萎缩变薄发亮。伴有头晕眼花,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利咽。
方药:肺阴虚为主者,选用养阴清肺汤。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虚火亢盛者,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2)脾胃虚弱,咽失濡养证
证候:咽部微干、微痒、微痛,有异物梗阻感或痰黏着感,易恶心。若疲倦、多言、受凉则症状加重。咽黏膜淡红或微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融合成片,或有少许分泌物附着。伴有面色无华或萎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胃纳欠佳,腹胀便溏。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3)痰凝血瘀,结聚咽窍证
证候: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咽干灼热,微痛或刺痛,痰黏难咯,易恶心呕吐。咽部贴膜暗红,哪后壁淋巴速泡增生或融合成片,咽侧索肥厚。伴有咽干不欲饮,胸闷不适。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微黄腻,脉弦滑。
治法:祛痰化瘀,散结利咽。
方药:贝母瓜萎散加味。
2.中成药
可以选用参麦胶囊、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制剂。
3.单方验方
胖大海、金银花、菊花、麦冬、玄参、生甘草,开水冲泡代茶饮。
4.局部治疗
保持口腔、口咽清洁,常用复方硼砂溶液,或金银花、甘草煎汤含漱;含服华素片,碘喉片、大神丸等,或用双黄连雾化吸入。慢性肥厚性咽炎可配合应用电凝、冷冻、激光,微波、射频等治疗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亦可局部涂用5%硝酸银,或配合中医烙法。干燥性咽炎与萎缩性咽炎可用2%碘甘油涂抹咽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腺体分泌。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促进黏膜上皮生长。
5.针灸疗法
体针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颊车,中等或弱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灸法用于体质虚弱者,可选合谷、足三里、肺俞等穴悬灸,每次2-3穴,每穴20钟。可配合耳针、穴位注射、激光、按摩第疗法。
我院耳鼻喉科针对慢性咽炎采用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口服中药、中成药以及院内制剂等,还可以接受中医特色治疗,包括穴位贴敷、针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中药泡脚、中药熏蒸等。
平时怎样改善慢性咽炎呢?
1.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局部相关疾病,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鼾症等阻塞性疾病;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症;胃食管反流等等。
2.注意饮食
(1)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改善消化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2)饭后、清晨、睡前要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环境清洁。
(3)平时多喝水滋润咽喉部。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不熬夜。长期熬夜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2)不抽烟,少喝酒。减少对咽喉黏膜刺激因素。
(3)不要过度用嗓。嗓子疲劳状态下抵抗力会降低。
(4)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外界冷空气会对咽喉粘膜产生刺激,加重症状。
(5)尽量不要接触有刺激性气体的东西。厨房要通风,减少油烟刺激,开空调时室内使用加湿。
(6)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负面情绪很容易让人感觉咽喉发紧、发堵,这会导致咽喉气血不畅,郁滞成疾。
作者:田文霞
田文霞,女,云南中医药大学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耳鼻喉方向研究生,导师黄春江教授。
指导老师/黄春江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云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喉教研室主任;云南省中医眼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中医药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变应性鼻炎研究组副组长;云南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耳鼻喉专业负责人;云南中医药大学五官科学位点负责人;医院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
图
来源于网络(侵删)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