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内庭穴咽喉肿病胃病吐酸

2017-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按摩内庭穴的作用与好处:泻火、理气止痛等。内庭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内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在足的次趾与中趾之间,脚趾缝尽处的陷凹中。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在足背,第2趾与第3趾之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正坐,在足背2、3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内”,指深处;庭,指居处;因为此处穴位对喜静卧、恶闻声等病症具有疗效,患了这样的病症之后,就好似要深居在内室之中,闭门独处,不闻人声,所以名叫内庭。清胃热,化积滞。

牙龈肿痛、齿龈炎、扁桃体炎、胃痛、跖趾关节痛、风疹块、急性肠胃炎、流鼻血、四肢冰冷、口歪、咽喉肿痛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消肿止痛、理气和血齿痛,鼻衄,口歪,口噤,口臭,胃热上冲,喉痹,腹胀满,肠疝痛,泄泻,赤白痢,便秘,足背肿痛,发热,烦躁,嘈杂,食不化,胫痛不可屈伸,疟,不嗜食,恶食,小便出血,小腹满,石蛊,寒疟面肿,肠鸣,瘾疹,耳鸣。

内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它不仅能清泻肠胃湿热,还能治疗牙痛、口臭、大便燥结等症。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趾跖关节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龈肿痛;配太冲、曲池、大椎等主治热病。

小儿吐乳:取双侧内庭穴,徐徐捻转进针0.2-0.5寸,得气后加速左右捻转,不留针,每日1次;腹股沟急慢性疼痛:用30号1寸毫针,直刺,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针刺左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针刺右侧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频频捻针,当疼痛缓解时留针20-30分钟。内庭穴配合谷穴,具有清热的作用,主要治疗牙痛;内庭穴配上星穴,具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要治疗目赤肿痛。

鼻出血配伍穴位:神庭穴、迎香穴、内庭穴疾病概述: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按摩顺序与技法:发现鼻子出血马上抬起头,用手掌轻拍额头数十下,再用中指轻按神庭穴1分钟左右,然后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迎香穴1~3分钟,最后按压内庭穴3分钟。牙龈肿痛配伍穴位:天冲穴、大迎穴、合谷穴、内庭穴胃痛配伍穴位:中脘穴、肓俞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内庭穴你是否经常感到双手双脚都是冰凉的?你是否觉得自己浑身气血不畅?你是否厌恶嘈杂的人声以及嘈杂的环境?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赶快按摩内庭穴吧,会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疼,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这首歌谣,说的就是内庭穴的作用。

推拿:指揉法、点按法、掐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内庭穴上,适当用力上下推动,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口腔溃疡、鼻出血等上火症状。用手指指尖点按内庭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口臭、腹胀满。用艾条温和灸治内庭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腹胀腹痛、耳鸣。用角刮法刮拭内庭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以治疗肠疝痛、便秘、足背肿痛。荥穴

推荐中医课程课程

点击查看→11月21日夏氏脐针、盘龙针

点击查看→每月1—9日李茂发达摩正骨手法

点击查看→11月20日李强扪筋切骨手法

?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和得的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z/5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