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打呼噜,多半是这些引起的

2020-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般来说健康的孩子是不打呼的,儿童打呼噜是身体发出一种危险提示信号,需要及时治疗。打呼噜又叫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睡觉时发生的一种呼吸障碍。

孩子睡觉打呼噜有哪些危害呢?

专家指出,导致小孩晚上睡觉打呼噜的原因有很多,大都是鼻部和咽喉部的疾病所致。像扁桃体肿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都可能会导致小孩儿晚上睡觉打呼噜。

由于小孩儿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抵抗力较弱,所以会经常性的感冒,扁桃体发炎,鼻子不通,腺样体肥大等影响了呼吸畅通,孩子就开始张口呼吸,由于咽喉部的特殊构造,慢慢的就形成了睡觉打呼噜的现象。

如果孩子长久性张嘴呼吸,没有用鼻子对空气进行加温过滤,也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不通畅可使肺扩张不足,影响胸廓正常发育。如果小孩儿的腺样体增生肥大向两边生长,可能会堵住咽鼓管的咽口,造成听力下降,耳鸣。

这样不仅会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急性中耳炎,甚至发生化脓性中耳炎,使孩子的听力遭到进一步损害。而且小孩经常张嘴呼吸,影响睡眠不说,长此以往,会造成下颌畸形。而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学习能力也会降低。

怎样改善孩子打呼噜的情况呢?

1、改变睡觉姿势。有时孩子仅仅因为睡姿不好,所以舌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所以有打呼噜的现象。解决方法:试试让宝宝将头侧着睡。试着将头侧着睡或趴着睡(即一边脸贴床面,但勿遮口鼻),此姿势可使舌头不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或许可减低打呼噜的程度。

2、防止小婴儿奶块淤积。有些新生宝宝有时也会“打呼噜”,这是由于吞噎的关系,有些婴儿的喉部会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气道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

妈妈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而应将他抱起,轻轻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就可以了。

3、帮助宝宝及时清理鼻涕等分泌物,保持鼻子相对通畅。

4、详细身体检查。请儿科医师仔细检查鼻腔、咽喉、下巴骨部位有无异常或长肿瘤,或是宝宝的神经或肌肉的功能有无异常之处。

5、肥胖的宝宝可以减肥。如果打呼噜的宝宝肥胖,先要想办法减肥,让口咽部的软肉消瘦些,呼吸管径变宽;变瘦的身体对氧气的消耗可减少,呼吸也会变得较顺畅。

6、要帮助宝宝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比如多晒晒户外的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做做爬行小游戏,让宝宝身体结实起来。

7、若呼噜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咨询医生,配合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在睡眠过程中有打呼噜,呼吸不畅,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情况,医院寻求专家医生的意见与治疗。

毛兵兵教授表示:年来,中医儿科积累了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

中医儿科,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

中医儿科治疗小儿疾病根据症状、舌脉、指纹、体质采用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时祛邪而不伤正气,能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中医儿科护佑着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毛兵兵

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陕西省优秀中医工作者,康复医学副主任医师,现任西安医院住院部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工作中信守博学、谦逊、勤奋的学风,谨求古训、博采众方,强调体质、因人施治,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学术专著二部。

应用古典经方,采用辩证施治的原则治疗内妇儿科常见病,如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厌食、遗尿、消化不良、脾胃病、月经不调、痤疮、头痛、失眠等疾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理,疗效显著,方法独特。

擅长治疗:

儿科: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小儿咳喘、小儿遗尿、尿床、积食、积食引起的发热、小儿皮肤过敏、消化不良、睡眠不安稳、厌食、小儿鼻炎、脾虚、发育不良等;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量少、子宫肌瘤、产后调理、水肿等;

内科:脾虚、四肢冰凉、高血压、冠心病、失眠、浅表性胃炎、胃痛、便秘、消化不良、牙龈痛、泄泻、腰腿酸软等;

?坐诊时间

坐诊时间:每周四、周日上午8:00至12:00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z/9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