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光辉幼儿园秋季常见病及传染病

2020-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气温变化较大,正处于多种传染病及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幼儿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能力差,为了增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我们应充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保障幼儿身体健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

上呼吸道感染

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线,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

2、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不要滥用抗生素。

3、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起病急骤、通常有38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剧烈头疼、精神不振、厌食、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等症状,有些会出现流涕、喉咙痛、呕吐、腹泻、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

预防措施:

1、多饮水,多休息,注意个人卫生。

2、保持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含维生素的食物。

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预防措施:1、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2、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3、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儿童病例以呕吐为主,成人病例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此外,有些感染者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病例需要隔离1周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

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5、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地隔离。

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部皮疹及口腔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

主要症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孩子。2、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去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

临床特征: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预防措施:

1、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2、疱疹性咽颊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只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9天。

预防措施: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锻炼、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以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2、居家室内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3、注意膳食营养及饮食卫生,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喝温开水。

4、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传染的尘土,衣服等也有可能被传染。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泡,常伴有瘙痒,1-2天后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部更少。预防措施: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症状是咽痛、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此病可引起耳、鼻以及心、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故应予重视。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

主要症状:炎症从扁桃体隐窝开始,扁桃体明显肿大,严重时化脓、发病很急、全身症状重、发热、畏寒、食欲不振、体温可升至38℃~40℃,局部表现咽痛明显,甚至饮食、语言困难,咽痛可向耳部放射,有时感到转头不便,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幼儿高热可引起呕吐,抽搐,昏睡。

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对于本身就有慢性扁桃体肥大的宝宝,应加强保护措施。

3、.爱护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存在口腔中。

4、按时就餐,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不可偏食肉类,尤其油炸食品等,孩子吃了易上火,从而发生扁桃体炎。

5、保持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空气要保持新鲜流通,大汗后不能用冷水冲头,皮肤受凉,毛孔突然闭合,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迅速发病。

肺结核

小儿肺结核在发病之后出现的最明显症状就是持续性低烧,严重时可导致高烧不退,同时也会有萎靡不振、睡眠不安以及面部潮红等神经系统症状。而部分患者则会有食欲不振和疲乏无力的慢性中毒症状,并会伴随有咳嗽咳喘和呼吸困难等表现。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传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有可能被传染。预防措施:1、提倡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消毒隔离,避免结核菌的扩散。肺结核病人要注意不要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口鼻,防止带菌飞沫扩散。

2、不随地吐痰,要把痰吐在痰盂内,然后进行消毒。房间要经常开窗透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人使用的用具要经常用消毒液擦洗,被褥要经常放在阳光下晒。此外,应该采取分餐制以避免消化道的传播病人专用的食具要分开洗、分开放,并要经常消毒。

3、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除加强锻炼,增强体制外,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使之产生对结核菌的免疫力。

红眼病

红眼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称为感染性结膜炎。在春秋两季最为多见,传染性很强,用不干净的手揉眼、或是和患者共用毛巾等都会导致传染。发病症状为眼睛发红、眼睛痒、流泪多、眼屎多、有异物感及害怕亮光等,两只眼睛可以同时或是先后发病。

预防措施:1、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所以预防红眼病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及其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纸巾等,也不要同红眼病患者一同游泳。

2、平时不要用手揉眼、注意保持卫生。

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为了更好的保护孩子的健康我们幼儿园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在幼儿园我们这样做

1、把好本学期新入园幼儿的体检关

对于新入园幼儿必须持有健康体检手册及预防接种查验证明,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做好接种、漏种登记,做好在园幼儿的年度体检,完成全园教职员工的年度体检,对于体弱幼儿建立管理档案。

2、做好晨检工作

严格按照“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制度,做好晨检的检查;询问幼儿有没有带药,检查体温有无异常、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来园;每天给做好带药幼儿的带药记录工作,并按时发药、喂药,做好幼儿的全天观察记录。

3、开展幼儿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

提高幼儿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安排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并执行。

4、制定每周带量食谱,并严格监督执行

幼儿膳食实行花样化、多样化,稀稠搭配,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幼儿偏食、挑食、边吃边玩等问题,要注重以饱为先的正面教育。

5、认真贯彻落实卫生检查制度

幼儿园厨房、教室、寝室、活动室、户外场地、大厅每一角落,制定严格的清洁制度和消毒制度,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杜绝一切卫生死角。同时加强对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加大力度切断一切传染源,杜绝传染病的传入与流行。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以保证幼儿在园内活动的安全性。

各班级的卫生,具体落实到教师、保育员身上,做到每星期一大扫,每天小扫一次、消毒一次,保证教室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没有蚊虫。做好教具玩具的消毒工作,做好教室内每天的通风工作,使幼儿有一个干净、明朗、清爽的生活环境。

6、定期对保育员进行业务培训

实行以老带新的工作作风,定期对保育员及后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保育员的业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使全园同心协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7、做好秋冬多发病的预防工作

做好秋冬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秋季的消杀、灭蚊工作,消灭传染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秋季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

在家时请您这样做

1、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教育孩子喝温开水,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6、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

7、让儿童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8、让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9、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10、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应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11、每天早上起床要对孩子进行晨检,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口腔溃疡、皮肤皮疹或者手足有疱疹、呕吐、腹泻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应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12、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手段,常见的传染病一般都有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方法。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场所,所以传染病防控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的防控措施也不能绝对避免;所以真诚期待您的理解和配合,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希望您与我们携手,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END~

幼儿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z/9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