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5粒子植入术,小小粒子成为癌细胞的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碘粒子是碘元素的一种,可以发出一种剂量很低的γ射线,这种射线的能量可以被肿瘤细胞吸收,因此对肿瘤有很强的杀伤性,而且它的辐射范围仅有1.5cm,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
治疗原理
碘粒子植入术就是先通过CT和超声,确定患者肿瘤病灶组织的大小和浸润程度,计算出碘粒子植入的精准范围及数量;然后在现代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微创经皮穿刺,把能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碘粒子精准植入到原发或转移的肿瘤病灶内部,就像小太阳一样,对肿瘤病灶组织进行持续性的直接照射,使γ射线的能量更好地被肿瘤细胞吸收,从而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细胞。
治疗流程
1.根据患者肿瘤病灶组织大小、浸润程度,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PS)设计方案,计算粒子植入的精准范围及数量。
2.在现代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碘粒子精准的植入到瘤体组织。
3.术后安返病房,正常生活饮食,无明显禁忌。
治疗特点
1.碘粒子的辐射范围仅1.5cm左右,能量绝大部分被肿瘤组织吸收,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2.碘粒子植入后72小时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术后2周肿瘤细胞凋亡率达到峰值并维持高水平。
3.碘粒子的半衰期为59.6天,其发挥放疗作用的有效期为半年。
4.碘粒子对肿瘤组织直接照射,能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细胞。
5.持续性低剂量反复照射,对肿瘤组织DNA双链破坏完全。
优势特点
碘粒子属于局部的放射治疗,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碘粒子优势显著:直接植入到肿瘤病灶,精准性高,而且剂量低、辐射范围小,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很小;而且照射持续时间长,能够持久灭杀肿瘤细胞。
新型粒子支架
对于空腔性肿瘤,不适合采用碘粒子进行治疗(粒子没有地方种植),但是管状肿瘤(如食道癌、肠癌)可以采用粒子支架的形式进行治疗,粒子支架是将粒子安装粗细与食道(或肠道)相当的支架上,然后将支架放入肿瘤病灶处,一方面可以用支架撑开食管,使患者顺利进食;另一方面支架上的粒子可以对肿瘤病灶进行局部照射灭杀。
适应症
肺癌、乳腺癌、骨癌、多发性骨髓瘤、食管癌;肝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舌癌、鼻咽癌、上颌窦癌、腮腺癌、口咽癌、扁桃体癌、软组织肉瘤等及其转移的淋巴结、骨、器官转移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