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医来了第五期小孩睡觉打呼噜是正常

2020-10-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

所谓的“岁月静好”就是熊孩子睡觉

闹腾了一天

当床上终于传来孩子阵阵鼾声

规律而有节奏的时候

奶爸奶妈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终于可以歇歇了!

哎?等等!

怎么会有鼾声呢?!

许多家长经常忽视孩子

打呼噜、磨牙、梦语的情况

认为孩子沾枕就睡,还舒服地打着呼噜

睡得真香!

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依旧感觉睡眠不足

精力不够充沛

医生提醒

呼噜打得响,其实并不是睡得香的表现

反而是种病

这种病不仅会使孩子睡眠质量下降

影响身体的发育

还会让孩子变丑

亲爱的广大市民:

睡觉打呼噜不是成人才有的,儿童或婴幼儿睡觉时也会打呼噜,出现张口呼吸,部分只有趴着才能睡着……对于这些症状好多家长往往不当回事,有些以为是小孩睡得太熟引起的,有些以为部分小孩就是这样的、长大了就好,有些即使看到小儿翻来覆去睡不着也只是认为是多动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睡觉老是张口呼吸、打呼噜或趴着睡,就要警惕了,孩子可能得小儿鼾症了。

李育广

李育广

第九〇八医院(原鹰潭医院)五官科主任

简介:

李育广,第九〇八医院(原鹰潭医院)五官科主任,江西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会委员,现任江西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从医20余年,发表论著20余篇,擅长鼻内镜微创手术,耳、喉显微创手术、头颈颌面部肿瘤手术,各种颌面部骨折手术。

疾病咨询

宝宝打呼噜怎么办?打呼噜是什么

儿童“打呼噜”医学上称作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是指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出现低氧血症,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孩子出现哪些情况应该就诊?

1.睡眠时打鼾或者出现呼吸暂停

2.夜间呼吸费力

3.睡姿异常、睡眠不安

4.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5.学习困难、多动

6.认知障碍等神经行为问题

7.腺样体面容,出现上唇短厚翘起、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不良等

8.夜间多汗、遗尿、磨牙等

9.反复呼吸道感染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儿童打呼噜呢?//

最常见的有两大原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

除了这两大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会引起小儿打鼾,比如:

1、过敏性鼻炎

2、肥胖

3、小颌畸形

4、舌体肥厚

5、其他

医生提醒,在治疗小儿打鼾之前,一定要弄清引起打鼾的真正原因。

宝宝打呼噜的危害1、长不高

孩子打呼噜,呼吸不畅,导致夜间缺氧,内分泌紊乱,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长个子,时间长了就会比同龄孩子身形矮小体重偏轻或者过度肥胖。

2、损智力

严重的“打呼噜”会造成呼吸的暂时停止或者是通气不足,从而引起血液中氧气含量的降低,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等认知障碍。有研究表明患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较普通孩子学习成绩差。

3、伤颜值

打呼噜时孩子是张口呼吸的,长期的张口呼吸会造成下颌发育不良,出现下颌窄小、后缩,上唇短厚翘起、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等表现,医学上称为“腺样体面容”。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面容。

4、并发症:中耳炎和心脏问题

小儿的咽鼓管具有“短、直、宽”的生理特点,肥大的腺样体如果堵塞了咽鼓管咽口会引起反复的渗出性中耳炎。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明显影响孩子的听力,引起传导性耳聋。长期严重的打呼噜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损害,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

如何治疗?

为改善患儿生活质量,防止出现严重后果,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手术治疗

腺样体切除术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原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所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应给予相应治疗。平时注意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注意补钙,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等。

2、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PAP):

对于有外科手术禁忌证治疗的OSAS患儿,可以选择PAP治疗。

3、口腔矫治器:

适用于不能手术或不能耐受PAP治疗的轻、中度OSAS患儿。

4、其他治疗方法:

①鼻部疾病的治疗:应系统、规范地治疗鼻炎、变应性鼻炎和鼻窦炎;

②肥胖患儿应减肥。

End

温馨提示

“君医来了”健康讲座为原创视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wh/9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