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利来树脂宝脚底排毒贴在不同穴位的功

2018-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乐利来树脂宝脚底排毒贴作用在于能够直接刺激症状部位或其在足底的反射区,通过长达8小时的充分作用以达到效果。贴在颈椎可以预防改善颈椎疾病,贴在脚底吸湿气排毒素,切实保护身体健康!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

一、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将双足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

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

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有部,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

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

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下图);

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实用足部反射区图解:

附:图解

二、脚底按摩的原理:人们的身体籍由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目的,包括五藏六腑、淋巴系统、大小肠和皮肤组织都是排毒的重要器官。

如果说这些器官功能失常或减弱,平常是看不出,感觉不到的。由于人体的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

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

适当刺激各反射区,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效果,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

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鼻: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适用于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

眼:位于两足底第二、三趾根部。适用于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复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耳:位于两足底第四、五趾根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耳鸣、重听等病症。

斜方肌(颈、肩部):位于两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适用于颈肩背酸痛、手无力、麻木、肩活动障碍等病症。

甲状腺:位于两足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呈带状。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症。

甲状旁腺:位于两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症。

肺、支气管:位于两足斜方肌反射区外侧,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呈带状到足底外侧的肩反射区下方,前后宽约1cm。适用于上呼吸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病症。

胃:位于两足底跖骨的中、下部。适用于胃痛、胃酸增多、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症。

十二指肠:位于胃反射区的后方,第一趾骨的基底部。适用于腹部饱胀、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根球部溃疡等病症。

胰腺:位于两足足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连接处,适用于糖尿病、胰腺囊肿、胰腺炎等病症。

肝脏:位于右足底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间,在肺反射区下方。适用于肝炎、肝硬化等病症。

胆囊:位于右足底第三趾骨与第四趾骨间,在肝脏反射区之内。适用于胆结石、消化不良、胆囊炎等病症。

腹腔神经丛:位于两足底中心,分布在肾脏反射区及其周围。适用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便秘等病症。

肾上腺:位于肾脏反射区上方,适用于生殖系统疾患、哮喘、关节炎等病症。

肾脏:位于两足底中央的深部,适用于肾盂肾炎、肾结石、动脉硬化、静脉曲张、风湿热、关节炎、湿疹、浮肿、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输尿管:位于足底胃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连成的一斜线型条状区域。适用于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炎、风湿热、关节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输尿管狭窄造成的肾盂积水等病症。

膀胱:位于两足足底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之侧约45度处。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炎、尿道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病症。

盲肠(阑尾):位于右足底眼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升结肠连接。适用于下腹部胀气、阑尾炎等病症。

回盲瓣:位于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上方。适用于下腹部胀气、阑尾炎等病症。

升结肠:位于右足足底,小肠反射区之外侧带状区域。适用于便秘、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等病症。

横结肠:位于两足底间,横越足掌之带状区域。适用于便秘、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等病症。

降结肠:位于左足掌,小肠反射区之外侧带状区域。适用于便秘、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等病症。

生殖腺(卵巢或睾丸):位于两足底跟骨中央,另一部位在足跟骨外侧区。适用于性功能低下、男子不育、女子不孕(功能失调所致),如女性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经闭、痛经、卵巢囊肿等病症。

小肠(空肠、回肠):位于两足跖骨,楔骨至跟骨的凹下区域,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的反射区所包围。适用于胃肠胀气、腹泻、腹部闷痛等病症。

胸部淋巴:位于两足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间缝处区域。适用于各种炎症、发烧、囊肿、子宫肌瘤、胸痛、乳房或胸部肿瘤等病症。

喉:位于两足背第一跖趾关节的外侧缘。适用于喉炎,支气管炎、失音、嘶哑、声门水肿等病症。

上颌: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趾间关节背侧近甲根部。适用于牙痛、上颌感染、上颌关节炎、牙周病、打鼾等病症。

下颌: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趾间关节的背侧,与上颌反射区相接,适用于牙痛、下颌感染、下颌关节炎、牙周病、打鼾等病症。

足部反射区图详解:

图1

图2

三、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1.足部骨骼:人有双足,每足有骨骼26块,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

1-1、跗骨每足有跗骨7块,分近侧与远侧两排。足跗骨较粗大且砌合紧密;

近侧列跗骨包括跟骨、距骨和足舟骨。远侧列跗骨由内侧向外依次为内侧楔骨(第一楔骨)、中间楔骨(第二楔骨)、外侧楔骨(第三楔骨)和骰骨;

1-2、跖骨每足有跖骨5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构成足掌跖部的前半部。跖骨分近端、远端、足背跖和掌跖面。跖骨分头、体、底3部,第五跖骨底外侧分突向后,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1-3、趾骨每足有趾骨14块,趾骨分近端、远端。拇趾为远节和近节,其余各趾均为3节,分远节、中节、近节。

2.足部关节:距骨与下肢小腿部的胫骨、腓骨下端构成踝关节,胫骨侧(内侧)为内踝,腓骨侧(外侧)为外踝。跖骨与趾内间构成跖趾关节。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第二趾第一节趾骨和第二节趾骨间构成第一趾间关节,第二和第三节趾骨间构成第二趾间关节(或称远侧趾间关节)

四、穴位详解:1、大脑部位:位于双足大拇趾第一节底部肉球处。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足上(见图1.2)

功能:平肝潜阳,清头明目,镇静安神,舒经通络;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脑性偏瘫、视觉受损、神经衰弱、帕金森氏综合症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2、额窦:部位:位于双足的五趾靠尖端约1cm的范围内。左额窦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额窦反射区在左足上。(见图1.2)

功能: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主治:前头痛、头顶痛,眼、耳、鼻和鼻窦的疾患;

手法:拇趾尖自里向外方向刮压3次,其余各足趾各点按3次。

3、小脑、脑干部位:位于双足拇趾近节基底部外侧面。左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见图1,2);

功能: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及小脑萎缩引起的共济失调、帕金森氏综合症;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4、垂体部位:位于足底双拇趾趾腹的中间偏内侧一点(在脑反射区深处)(见下图1.2)

功能: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

主治:内分泌失调的疾患、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调等,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

手法:由上向下深入定点按压3~5次。

5、三叉神经部位: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节的外侧约45度角,在小脑反射区前方。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足上(见图);

功能: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之诱发的神经痛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6、鼻部位:位于双足拇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足上(见图1.2);

功能:通利鼻窍;

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衄、鼻窦炎、鼻息肉、上呼吸道疾患等;

手法:由足跟端向足趾端按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7、颈项部位:位于双足底大拇趾根部。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颈项反射区在左足上(见图1.2);

功能:疏经通络,柔颈止痛;

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高血压、落枕、颈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手法:沿拇趾根部,向内侧推压3~5次。

8、眼部位:位于双足第二趾与第三趾中部与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左眼反射区在右足上,右眼反射区在左足上(见图1.2);

功能:清肝,养肝,明目;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变;

手法: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9、耳部位:位于双足第四趾与第五趾的中部和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左耳反射区在右足上,右耳反射区在左足上(见图1.2);

功能:补肾,开窍,聪耳;

主治:各种耳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等)及鼻咽癌、眩晕、晕车、晕船等;

手法: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按压3~5次。

10、肩部位:位于双足足底外侧,小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及足背的小趾骨外缘与凸起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左肩反射区在右足,右肩反射区在左足(见图);

功能: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止痛利节;

主治:肩周炎、肩颈综合症、手臂麻木,习惯肩关节脱臼、髋关节疾患;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刮3~5次。

11、斜方肌部位:位于双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宽约1指的横带状区域(见图);

功能:舒筋通络,祛风除湿;

主治:颈、肩、背疼痛、手无力、酸麻、落枕等疾患;

手法:从外向内方向刮压按摩3~5次。

12、甲状腺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以及第一跖骨远侧部连成带状(见图1.2);

功能:调节激素分泌,平衡阴阳;

主治:甲状腺本身的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等),能促进小孩长高,治疗心脏病、肥胖症等;

手法:由足跟向足趾方向压推按摩3~5次(注:拐弯处为敏感点)。

13、甲状旁腺部位:位于双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的凹陷处(见图);

功能:补肾养肾,柔肝养筋;

主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佝偻病、低钙性肌肉痉挛、白内障、心悸、失眠、癫痫等疾患;

手法:在关节缝处定点按压3~5次。

14、肺、支气管部位:位于斜方肌反射区后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到肩反射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支气管敏感带位于肺反射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之区带(见图1.2);

功能:补肺益气,清热解毒;

主治:肺与支气管的病变(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哮喘等)、鼻病、皮肤病、心脏病、便秘、腹泻等;

手法: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压刮按摩3~5次。

15、胃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约一横指幅宽(见图1.2);

功能:降逆和胃,养气止痛;

主治:胃部疾患(如胃炎、胃溃疡、胃胀气、胃肿瘤、胃下垂等)、消化不良、胰腺炎、糖尿病、胆囊疾患等;

手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乐利来树脂宝脚底排毒贴在不同穴位的功效!

1.糖尿病:后脚跟+合谷穴

2.减肥:减肥穴/肚脐/关元/子宫(轮换贴)

3.咳嗽:涌泉+肺腧+咽喉穴

4.妇科病:三阴交+血海(或脚后跟)

5.灰指甲:泡脚

6.腰痛:痛处

7.静脉曲张:涌泉+膝盖+患处

8.腰间盘突出:患处+内、外膝眼

9.子宫肌瘤:关元+八髎穴

10.卵巢囊肿:子宫+三阴交+血海

11.眼睛油脂粒:包脚趾

12.骨质增生:涌泉+患处(增生的地方)

13.脚裂:泡脚+脚底

14.肠胃不好:脚底+胃俞

15.雀斑:关元+足贴面膜

16.胃痛:脚底肠胃区+胃俞+足三里+痛处

17.后背痛:涌泉+痛处

18.便秘:肠胃区+大小肠俞

19.颈椎:大椎穴

20.牛皮癣:患处(先敷后贴)

21.痛经:关元(或者:脚后跟生殖区+血海+八髎穴)

22.手麻:肩井穴+小海+天宗

23.肚子大:减肥穴

24.月经不调:关元(量多不建议贴)

25.祛痘:足贴面膜(也可以直接把足贴贴到痘痘处)

26.腿抽筋:痛处

27.腱鞘炎:痛处

28.高血压:脚后跟(血压<可以贴,但不要贴涌泉)

29.日光皮炎:患处

30.流鼻涕:涌泉+中指+迎香穴

31.宫寒:关元+子宫

32.擦伤:直接贴患处

33.脊椎炎:或者肺俞到腰俞全贴上

34.三高:脚后跟+合谷穴

35.乳房小叶增生:腋下(淋巴)

36.脚气:泡脚(忌:辣、酸、腥味食物)

37.脚出汗:泡脚

38.肩周炎:涌泉+肩井穴+天宗+肩胛骨

39.乳腺结节:腋下淋巴结+乳房反射区(脚面)

40.腰粗:带脉

41.狐臭:涌泉+腋下淋巴

42.乳腺增生:腋下+脚背乳腺区

43.痛风:推脚趾四个缝(每个3--4次)+大脚趾

44.腿麻、酸:内、外膝眼

45.甲沟炎:泡脚(包脚趾)

46.鼻炎:迎香穴+手指中指

47.血糖高:脚心(不要涌泉)肠胃区

48.慢性萎缩性胃炎:足三里

49.脉管炎:足三里(试用)

50.扁桃体发炎:涌泉+大拇指+肺俞

51.脚脖子凉:涌泉+足三里

52.脚梗:脚后跟+虎口(不要涌泉)

53.坐骨神经:涌泉+环跳穴

54.发烧:涌泉+大拇指+肺俞

55.支气管炎:涌泉+嗓子处+天突

56.痔疮:承扶穴

57.胃胀、腹胀:大、小肠俞

58.荨麻疹:患处+百虫窝

59.肾结石:太溪穴

60.脚崴:脚踝骨+脚崴处+推四个脚趾缝

61.鼻塞:迎香穴

62.脚血栓:泡脚(水不要太热)+大脚趾

63.肾虚:脚后跟+肾俞(或者:血海+三阴交)

64.下肢神经麻痹:风市穴+阳陵泉穴

66.腿凉:脚后跟+腿寒处

67.膝盖凉:内、外膝眼

69.脑血栓:大脚趾+肠胃区

70.骨膜炎:患处

71.颈根肌膜炎:涌泉+肩井+大椎+肩髎+天宗

72.胰腺炎:肠胃区+胃俞+三焦俞穴+胃肠穴

73.腰肌劳损:患处

74.拉肚子:大、小肠俞+肚脐+肾俞

75.月子病(头痛不能吹风):涌泉+太阳穴+印堂

76.头皮痛:涌泉+肩井+天髎

77.尿道炎:生殖穴+后脚跟

78.肠炎:涌泉+肠胃区+肚脐

79.美白:面膜

80.中暑:太阳穴+肺俞

81.肝腹水:脚底+肝俞穴

82.毛囊炎:患处

83.咽炎:中指根(咽喉穴)

84.肺气肿:肺俞+足三里

85.胃寒:大、小肠俞+胃俞

86.子宫内膜异位症:八髎穴+子宫穴

87.前列腺炎:血海+膀胱俞

88.牙龈肿痛:合谷穴+痛处+劳宫穴点按

89.风湿手麻/疼:手腕关节处(两边窝)

90.幼儿发烧:大拇指+肺俞+脚底

91.脚肿:两个踝关节

92.月经淋漓不尽:用皮筋绑到中指上,稍紧,绑到发麻,换另一中指

93.落枕:右边痛用筷子点左手落枕穴(边点边摇头,直到脖子有一根筋跳一下)

94.提高性功能:(每只脚四贴)脚趾、脚后跟全包住,连续禁欲三天。

95.低血压:贴手上升压点,也可揉耳朵的升压点

96.肩颈引起的手麻:肩井+大椎穴+涌泉

97.腰椎问题:肾俞+命门

98.贴后腹泻、舌苔薄:大、小肠俞+肠胃区+肚脐

99.贴后便秘:早晚各一杯凉白开。排便后改喝热水。

.类风湿手变形没知觉:推手四缝,腕痛穴

.整晚做梦:肝俞,早晚凉白开。

.骨质钙化:钙化处

.哮喘:肺俞+肠胃区+脚后跟(不能贴涌泉)

.幼儿积食发烧:肠胃区+大、小肠俞(饮热水)

.屁股麻:欢跳+肾俞/腰俞+肩井

.慢性支气管炎:涌泉+天突

.晕车:合谷穴点按再贴

.滑膜炎:患处+曲池+天宗

.手发麻:肩井+大椎穴

.腿发麻:环跳穴+腰俞穴

.腰发麻:十肾俞+命门

乐利来·公司推荐手机铃声(点击下方试听)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彩铃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坑
白癜风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d/6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