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以上儿童患有腺样体肥大

2020-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当孩子闭不上嘴,白天、晚上睡觉打呼,连呼吸都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最爱宝贝们的家长有没有反思过,是什么造成这一切的呢?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听一听

甘霖堂小儿推拿

宋明屹老师怎么说

为什么腺样体会肥大?

1、错误喂养,导致宝宝肺胃积热向上熏蒸扁桃体、腺样体导致过度增生形成肥大。(经常吃肉食或者高蛋白食物,晚餐猛吃无节制,大量水果酸奶零食)

2、过度医疗,医疗损伤脾肾导致气机郁滞,痰湿郁积肺中,脾胃不运化更易积热。(生病经常服用抗生素,激素等西药或者大量苦寒中药单纯压制症状)

3、孩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当气温发生变化,寒冷刺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时,可使腺样体肥大。(挑食、厌食、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

4、慢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后流刺激,也可使腺样体肥大,而腺样体肥大妨碍鼻腔及鼻窦的通气引流,鼻炎或鼻窦炎亦不易治愈,二者互为因果。

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1、睡眠打鼾,张嘴呼吸,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2、易患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诱发不明原因高烧。

3、易患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减退和耳鸣。

4、易反复感冒,咳嗽,易患支气管炎。

5、大脑缺氧,影响智力发育。

6、形成腺样体面容。

7、合并扁桃体肥大及其下鼻甲肥大,引起呼吸不畅。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耳部症状:

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使咽鼓管口堵塞,因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表现有传导性耳聋、耳鸣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鼻部症状:

腺样体肥大可堵住后鼻孔,不但鼻通气不好,而且还可以使鼻腔分泌物不易排出,并发鼻炎和鼻窦炎。出现鼻堵、流涕、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及睡眠时打鼾等症状。

咽喉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由于咽部分泌物下流,刺激咽喉及气管、支气管,引起相应的炎症。出现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咳嗽吐痰等症状。

腺样体面容: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而致上颌骨狭长,硬腭高拱变窄、牙齿外翻、排列不整、咬合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鼻唇沟变浅、变平,面部表情呆板,这一系列表现称为腺样体面容。

全身症状:

患儿表现为厌食,呕吐、消化不良,继而营养不良。因呼吸不畅,肺扩张不足,可导致胸廓畸形。夜间呼吸不畅,会使儿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多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

腺样体肥大为什么不建议手术:

1、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对儿童身体会造成伤害,尤其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2、创伤性手术及易引起出血等其他病症。

3、手术瘢痕可能会引起咽部长期不适,咽干、异物感、隐痛等。

4、腺样体切除后再次复发率高达50%以上。

5、切除了孩子体内这一道重要的健康防线,上呼吸道抵抗力大大下降,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且病邪直接威胁肺部。

甘霖堂保守法疗法:

通过标本同调的方法进行调理,在肩部、颈部、头部、面部相关经络穴位以及反射区,进行经络疏通,使其气血通畅、已达到消郁散结目的;

同时配合脏腑点穴和脐灸疗法,以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恢复气机升降、从而真正的做到标本同调,实现全面健康。

饮食忌禁需注意:

第一个,忌口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常见的有葱、姜、蒜、辣椒之类的,这些东西吃完之后容易诱发患者咽喉部及鼻咽部的炎症反应。

第二个,忌口海鲜,还有容易上火的食物,海鲜之类的容易诱发咽喉部以及鼻咽部出现变态反应炎症,上火的食物吃完了之后也容易加重咽炎、鼻咽炎等等之类的,比如说常见的有海虾、海鱼等海鲜。

第三个,尽可能不要吃桂圆、鸡肉、蛋糕等高热量食物。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可适量吃些温凉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

食疗搭配调理法:

1、焦三仙饮: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6-9可,炒鸡内金3-6克,煮开后当茶饮,连续3天。

2、山楂萝卜饮:

山楂片25克,白萝卜50克。

锅中加水毫升,山楂洗净倒入,加入萝卜片,煮开继续煎煮10-15分钟。一次一小碗,一日两次。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经入脾胃肝经。消食健脾,活血化瘀,小儿乳食停滞。

白萝卜: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功效。

3、麦冬沙参粥:

滋阴养血麦冬20克沙参20克煮水,经常服用,起到滋阴降火养肝肾的作用。

4、银耳芒果汤:

银耳50克,芒果25克,莲子25克,枸杞3克,冰糖适量。煲锅加水适量,加入银耳,莲子开煮,煮沸后改文火,炖至汤黏,约4小时。汤黏后加入枸杞,芒果。5分钟后加入冰糖,关火出锅。

银耳:滋阴,润燥,补肾,补气的功效。芒果滋养补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opd.com/ynyzl/9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