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
2020-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说到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大家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抗菌药物,上!但是,这篇文章,我想告诉大家,治疗化扁,并非只有西医、西药抗菌药物一条路,正确的辨证下使用纯中药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案例的小患者是我家儿子(感谢他在我中医成长路上的帮助)。
发病前期
清明节假期,医生父母的我们史无前例的一起有3天假期!!激动不已!带着娃到处happy~蛋糕、面包、意大利面、披萨、蒙古奶酪饼~~哇哇~美妙的假期~~~
刚happy了一天半,4月5日就开始出现口气了~~还不以为然,继续happy~~想说没事,麻麻带你去植物园徒步6公里,把热量消耗掉~~但不尽然……
4月6日傍晚开始发热
我和他爸在做饭的时候,小娃蔫蔫的说好冷~~哎,比娘亲我多穿了一件衣服还冷,不是啥好事!测体温38.3,口鼻冒热气,口臭,手凉,左小腿外侧靠膝关节处痛。舌略红,苔淡黄微微厚,咽稍红。脉浮数动。
辨证:内有积食化热熏蒸、外感风寒束表
处理:1.中药内服:黑豆10黄豆10绿豆10薄荷后下8荆芥后下6淡竹叶10白茅根15生石膏10桔梗5枳实5北柴胡5麻黄3生姜2片蝉蜕3炙甘草5。X1剂。
2.艾叶40煮水泡澡发汗。
夜寐鼻塞,呓语,整夜低-中度热。
4月7日
今天爸爸妈妈都值班,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了。感谢我的同事中午帮我值班看病房,我得以回家看娃、给他调整中药。仍发热,恶寒,手足凉,鼻塞,膝关节痛,咽痛,腹稍痛,口唇干燥起硬皮。舌淡红,左侧舌尖溃疡,脉浮数稍细。精神很倦怠,我在手机记录医案的时候,他已经睡着了。
1.中药内服:西洋参(隔水另炖)5连翘5淡竹叶10荆芥后下10牛蒡子10薄荷后下10桔梗5白茅根15制陈皮5神曲10麻黄6桂枝10蝉蜕3克炙甘草5葛根20苦杏仁10升麻3克生姜2片。X2剂。
2.医院开了新的中药,顺便备了布洛芬给爷爷奶奶备用,怕孩子烧起来老人家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我们都不在家……
16点多奶奶说全身滚烫,服布洛芬1次汗出热降。晚饭后开始服中药1/3。上半夜叽叽歪歪、比较闹腾。
4月8日
凌晨1点再次烧起来,奶奶又给喝了1/3中药,不放心后面又给服布洛芬1次,汗出较多/热退,睡到快8点。吃完早餐后把第一剂药的最后1/3服完。
上午下夜班的我们赶紧回去看娃:精神有好转,低热,畏冷,手指凉,上嘴唇略发紫(汗出过多,阳虚),走路几分钟后缓解。回家后手指末再次渐渐微凉,推三关后改善。舌淡红,苔淡黄。再次检查咽喉部,好家伙!!左侧扁桃体2度大,有3-4个脓点,最大3毫米左右。脉浮急(次/分)。
在中午第二剂中药里加金银花5克大火煮3分钟。午饭后先服1/3。
1点体温38.5℃,睡觉前开始微微汗出了,好事情!可安睡。半小时后醒,全身微微潮,汗出,精神好,开始玩了,体温下降,晚餐前基本降至正常。仅48小时的时间,热退、且不反复。但摸额头还有余热,脉率也稍数(次/分),晚餐后再次服1/3。睡前余热退尽。但夜寐上半夜持续少许汗出、翻来覆去、时有哭(汗为心之液,发汗过多,营阴不能内守,心神涣散),少许单声干咳。
次日晨剩最后一次1/3中药弃用(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改为:三豆饮加枇杷叶、麦门冬、鸡内金、蝉蜕、小麦、大枣、炙甘草、白茅根,收尾1剂。
随后观察热无反复,扁桃体脓点次日减2/3,2日后完全消退。
感想
中医治疗急性外感病效果非常好!但临证时不可拘泥于固有思维,很多时候病人不是按教科书得病的。伤寒与温病时常合而发病,所以用了银翘散合葛根汤加减。
用退热药是为了让老人家安心,但不尽是最好的选择。且发汗不可过多,退热药后很多小儿汗出淋漓,这是中医的禁忌(桂枝汤——不可令汗出淋漓,病必不除)(真正病要好的出汗,为遍身微微汗出,有些潮潮的那种汗)。且较多小儿容易在发汗后出现四肢逆冷表现。我儿素来体质偏寒,如果在处方时再加附子,可能后面就不致于出现发汗后阳损的四逆症了。
热病后,很多小孩会出现干咳表现,为热病伤阴,肺失润降,可以用些杏仁、麦冬等润降肺经。这里再回头看麻黄汤、葛根汤的处方,里面就有苦杏仁,不失为先安未受邪之地,不得不感叹古人制方之严谨!
参类在外感病的运用,使用恰当,不仅不会闭门留寇,反到可以事半功倍,对于预防疾病内陷、传变、缩短病程功不可没!
不管无时无刻,小儿饮食、住行都不可掉以轻心,尤其在节假日的时候,更是多因饮食不节等致病,这点,我和他爸也深深检讨了自己。
最后,感谢我的娃在我中医事业中给我的启发,以及全家人多年来的信任。谢谢老人家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同事的帮忙照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